我市城乡劳动力就业岗位多
发布时间:2010-12-01 00:00 作者: 来源:未知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1126日上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市场大厅人声鼎沸,近190家企业在此摆开摊位招贤纳士。不到两个小时,数百名各行业的求职者绝大部分很快与用人单位达成了用工意向。 11时,求职者陆续散尽,许多企业却并没有招到工,只好相继撤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介绍中心刘惠明主任向记者透露,由于我市大量劳动力外流,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有的企业为招工使出了“浑身解数”。因此,在我市,城乡劳动力根本不愁就业。同时,他呼吁本地求职者要改变就业观念。

技术人才紧俏 普工就业岗位多

  通过对前来应聘的求职者的采访,记者发现,在我市,技术人才相当紧俏,普通一线员工求职也很容易。在招聘现场,记者看到这样一幕:有两家益阳本地的机械制造企业招工摊位相邻,当一位自称刚从深圳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辞工回来、有着两年车工工作经验的宋先生前来打听工作待遇时,两家公司负责招工的工作人员一下子“来了神”,都来扯宋先生衣角,说服他来公司工作…… 
   一位负责招聘保洁员的某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尽管他们公司要招聘的保洁员条件相当宽松,只要初中以上文化,50岁以内,男女均可,工资也有1200元一月,可他们一连三次来此招工,就是招不满,原计划招30人结果才招到11人。

  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操作工和普工岗位缺口达1.5万个

  据刘惠明主任介绍,目前,我市城乡劳动力外流人数达百万。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主要原因在两方面:一是部分劳动者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4个街道(乡镇)、4个社区(村)及20名求职者的调查表明,许多城乡初(高)中毕业的年轻人存在“出门见世面”、“人不出门身不贵”的观念,一出校门就选择外出打工,而流向地不一定在沿海城市,内地也有,反正不在本地就行,此种观念30岁以下的就业人员在九成以上。二是大多求职者认为沿海城市和内地发达地区劳动待遇相对较高,有着很大吸引力。 与此同时,我市近几年因受招商引资企业纷纷投产、经济复苏后企业扩产扩张、城乡剩余劳动力充分转移等因素影响,造成了用工需求增多。可由于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以致本地企业普工紧缺,眼下我市各类企业紧缺一线操作工和普工达1.5万人。

各企业和相关部门使尽“招数”招工

  今年内,我市一些企业为了招工,可谓想尽一切办法。有的在想方设法提高员工待遇。如凡进艾华电子有限公司的员工,除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多种保险外,在住宿条件、文娱等方面都得到不断改善。另外,对员工子女品学兼优者有奖励。尽管如此,该公司仍缺普工上千人。有的企业通过妇联、工会、共青团系统深入城乡各个角落进行“地毯式”招聘员工,有企业甚至给介绍人信息费。有的大型企业在万不得已时,向政府部门求助,或跑到外地招聘员工。今年11月上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介绍中心同科力远、汇盛科技、伟旭运动器材三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就曾前往贵州铜仁地区招工。

外出打工的待遇不一定比本地好

刘惠明主任说,调查情况显示,没有过硬的学历、技术和好的机遇,在外地打工的待遇并不见得就比益阳本地好。今年,他们在赫山区衡龙桥镇几个村调查时,有村民在外地打工几年了,因工资低、常停工而消费水平高,不但赚不到钱,反而求家人寄生活费。再者,在外地打普工,就算工作顺利,每月工资也就2000元左右,可一年到头支付的交通、通讯费用算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在益阳本地,一个普工月工资也有2000元左右,还省去了大量的交通和通讯等费用。 如果是有经验的电焊工、钳工、模具工等技术工,工资待遇每月可达4000元左右。(何宇翔  杨浪舒)

(来源于益阳新闻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