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按照省第6号总河令《关于开展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的决定》,围绕“退养、截污、疏浚、增绿、活水”十字方针,市河委会强化基础工作,统筹协调大通湖区、南县、沅江和相关市直单位,加强督查督办,扎实推进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大通湖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下降,水质稳中向好,实现了大通湖Ⅳ类水质目标。
一是强化基础工作。成立了以市级总河长为组长、大通湖市级河长为常务副组长、三区县(市)总河长任副组长及相关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制定印发《益阳市2020年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任务考核细则》、《关于加强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区县(市)、各成员单位治理任务、措施及完成时间。各区县(市)及市直部门按层级要求分别细化和落实各乡镇、各县直部门单位目标任务,形成责任明确、一级抓一级工作格局。
二是部门联动发力。市水利局多次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调研、勘测,反复论证和征求意见,编制了《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活水方案》,包括五七河补水效率提升工程、南部水系连通工程、藕池东支引排闸新建工程。通过讨论研究、专家评审、对接汇报,争取了省水利厅对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活水项目支持,同时积极衔接与开展“四口水系整治”、藕池东支引排水闸、西水东调等活水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加快推进重点中型灌区建设、中小河流建设、涝区治理。先后6次组织三区县(市)及相关单位召开特护期入湖(河)口排水管控工作会议,建立统一调度机制,严格落实相关水利工程调度指令,科学调度垸内水利工程,强化大通湖特护期入湖(河)口引排水管控,尽最大努力降低了大通湖内湖水位,有力推动改善水质。市生态环境局聘请中国环科院专家团队和武汉大学于丹教授领衔的技术团队,科学制定实施“一湖一策”,制定了《益阳市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水生植被恢复期大通湖生态监测评估与恢复后生态系统调控评估方案》《大通湖水质达标方案》《大通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任务清单》等文件,组织专门团队全程定点指导推进大通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完成了大通湖流域25个入湖口自动监测站建设,对43个入湖口及交界断面进行了水质常规监测,及时了解通湖渠道水质情况。市住建局持续督促补齐污水收集管网短板、完善水质在线监控互联机制、城乡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沅江市获评2020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市,乡镇污水处理水平得到肯定。市林业局投资1000万,启动实施入湖河渠增绿工程,对16条河渠开展生态修复,建设湿地面积1565亩。2020年禁捕攻坚行动共动用警力7035人次,收缴垂钓工具796副,收缴地笼4104副,收缴渔网175副,暂扣非法捕捞渔船27艘,非法垂钓登记人数371人次,训诫296人次。市农业农村局强化稻虾养殖尾水治理,投入200多万元向通湖渠道投放鳙鱼950万尾;规范大湖养殖,2020年向大湖投放滤食性鱼类苗种20万斤、大闸蟹5000斤、蚌类30万斤,以达到“养鱼净水”目的。
三是加强督查督办。市第一总河长、市委书记瞿海和市总河长、市长张值恒多次深入大通湖流域开展调研、督导、督办,作出重要批示,并坚持一月一调度,推进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工作落实。大通湖市级河长及市河长办主任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对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和指导。2020年市河长办印发大通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专报10期,并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组成联合督查组,多次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先后8次对大通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暗访、督查,下发督查通报,有效促进了各类问题整改落实。
四是突出重点治理。推动养殖退出。2020年完成畜禽养殖场(户)升级改造118户,大有养殖场等禁养区畜禽养殖企业全部退出,限养区和适养区规模养殖企业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70.7%;临湖1000米范围内24420.72亩精养鱼池全部完成退出,对流域范围内23000亩精养池塘推广生态种养模式、推进池塘生态改造等改善养殖环境,创建2家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实施截污控源。2020年完成卫生改厕41514户。全力推进污水处理安装监测设备、提标改造、管网配套建设,大通湖流域1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日处理规模19900吨;乡镇建成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85%以上;完成在线监控设施设备建设,实现生态环境部门联网监管;完成大通湖流域周边县城5条、乡镇37条黑臭水体治理,大通湖流域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整治合格。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农药化肥减量控制,2020年完成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43.15万亩,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81.19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17.82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1.59万亩,绿肥种植面积40.5万亩,秸秆还田面积387.1万亩,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片11个1.01万亩。推进清淤清废。2020年大通湖区完成小型沟渠清淤329.31公里,小型塘坝17座;南县完成98条118公里中小型渠道疏浚;沅江正在疏挖四兴河4.5公里,对胜利段堤防进行培修加固。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问题整治,做到能清速清、应清尽清,不留死角。狠抓生态修复。2020年继续实施水生植被修复工程,成功恢复挺水植被5000亩、浮叶植被500亩,沉水植被3000亩,区域内14条入湖河渠完成菹草石芽种植。大通湖入湖河口湿地建设项目已种植恢复湿地面积2200亩;建成沅江市爱民渠和大寨渠、南县苏河和明山电排渠、大通湖区大新河、老河口金盆运河道口、五七长征电排等主要入湖口湿地7处,构建了以挺水植物荷花为优势群落的湖滨沿岸带,对外源污染物加强生态拦截。大通湖区沟渠投放滤食鱼类250万尾控制蓝绿藻;南县完成了11条生态浮床建设,完成了4条渠道6.5公里净水植物搭配补种,在6条渠道投放生石灰10吨,在青树嘴电排渠投放300公斤EM菌进行针对性的抑藻。沅江四季红镇大寨渠湿地生态修复完成基底修复、漂浮物清理和坡岸植树,种植25亩常绿矮苦草。实施引水活水。2020年通过调度流域水利工程实施引水活水,有力推动了水质改善。其中明山、大东口电排共开机运行160天,机组累计运行10662台小时,排水约7.72亿立方,抢捞水草6000余吨,耗电约900万元。南县、沅江市、大通湖区17处外排机埠累计开机34559台小时,排水1.58亿立方。五门闸泄水4310小时1.79亿立方米,五七闸引水3272小时6948万立方米,黄茅洲大闸引水1680小时1.2亿立方米。
2020年,大通湖水质实现持续向好,其中2月、7月、8月、9月大通湖水质为Ⅴ类,1月、3月、4月、5月、10月、11月均为Ⅳ类,6月、12月为Ⅲ类,总磷浓度年均值为0.097㎎/L,较2019年的年均值0.122㎎/L下降20.5%,实现了Ⅳ类水质目标。
(省委书记许达哲强调持续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副省长隋忠诚视察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