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转眼已是改革开放42周年,作为一名90后,我有幸见证了近30年的历史变革。在此,我想从自己的经历来聊一聊农村用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首先,农村饮用水越来越便捷、安全。
儿时的记忆里,总能回忆起爸爸用扁担挑水的身影,这是爸爸每天早上的必修课,一家人一天的用水都得靠他一早备好,储备到一口好大的水缸里。水缸旁边总是湿乎乎的,有各种小虫子出没,每每爸爸挑水,我就守在水缸旁边一边找小虫子玩儿,一边看着水缸一点点被填满,等着等着,还会想起大人们常讲的司马光砸缸故事。记得,有一年夏季干旱,父亲翻山越岭去找水,来回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一趟得好几十分钟,没等到水缸填满,我竟不知不觉睡着了。
不记得从何时起,家里不用再担水了,挖了水井,还有一个轰隆作响的仪器,可以把水直接抽到水缸里,而爸爸曾经常用的竹扁担,也渐渐变得斑驳起来。抽水机特别好用,什么时候没水了及时抽水就是,只是需要用电,还有就是水抽上来的头一段时间,由于水的冲力太大,总会冲出水缸,需要有人提个水桶,接住最开始的水头,而且由于水管内的水储存时间较长,会有一股腐味儿,头一桶水往往不能留用。
大概到了2012年,家里装上了自来水,生活变得方便起来,随时用水都只需要用水龙头拧一下,方便、快捷,水量充沛,水质可靠,至此,农村也算是跟上了时代的发展,享受到了新时代的新技术,喝水变得安全、可靠。
其次,农村生活用水大为改观。
“姐,你快看,那里有好几只小虾米……”小时候每次到池塘边涮衣服,小妹总会这么吆喝。那时候我10岁,小妹7岁,她还不会涮衣服,就陪着我,在水边找各种小动物玩儿。偶尔能看到小虾米打架,偶尔能看到小鱼,有时候还能看到小螃蟹。池塘里水满的时候,水还是算清澈的,而一旦遇上干旱的夏末秋初,水就泛黄,但衣服还是得照样在池塘里涮洗,只有纯白的衣服会使用家里省出的极少量的水。和如今有洗衣机,一切全自动比起来,那些记忆,似乎显得十分遥远了。
至于浇地用水吧,小时候爸妈出去浇地,得一大早起来,提着水桶、水瓢,带着茶水、干粮、草帽等等,十几亩地,他们出去就是一整天。大概从2012年起,庄稼地里陆续出现了喷灌设施,几年后,又有了滴管设施,妈妈就很少出现在地里浇水了,每逢浇地,爸爸一个人不多时就搞定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用水,的确是民生大事。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群众吃水、用水难题,随着自来水普及等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一步步得到了圆满解决,而那些十里挑水的故事也慢慢成为特殊岁月的年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