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7月5日,我市迎来第17轮强降雨天气,这是今年以来降雨历时最久、短时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大暴雨过程,且落区主要在山丘区并反复重叠,接近10年一遇。这轮强降雨历时8天,全市平均降雨量169.3毫米,区域站100毫米以上站点111个,200毫米以上站点46个,300毫米以上站点16个,400毫米以上站点5个,最大降水量为安化江南镇520.7毫米。本轮强降雨共造成安化县、桃江县、资阳区、赫山区、大通湖区、南县、高新区154209人受灾,紧急避险转移127人,紧急转移安置8347人。
在“七一”大庆的特殊时期,面对紧急汛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严阵以待,精心部署,因时因势部署安排。市防指科学研判、周密调度,全市上下闻汛而动、全力应对。市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与全市各级各部门向雨而行,力博风雨,严加防范,主动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
一是领导一线推动。市委书记瞿海、市长张值恒先后6次对防汛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市长张值恒主持召开全市防汛视频调度会;联系各区县(市)的市级联点领导相继深入各地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市纪委书记欧阳艳先后检查桃江县、安化县防汛工作,副市长杨智华一行多次到安化县督查防汛抗旱工作,视频调度奎溪、马路、江南等乡镇防汛抗灾情况,实地察看山洪地质灾害转移避险安置点;副市长汤瑞祥、副秘书长匡维波坐镇市防指指挥调度,真正将防汛责任压实到抢险救灾各个环节。二是及时组织会商。组织全市视频调度会议3次,会商研判16次,发出会商通报4次。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放鑫,市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主任李望书连续多日在强降雨期坐镇市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室,多次组织自然资源局、应急局、气象局、水文中心等部门召开紧急会议,科学及时应对强降雨,并要求各地切实强化各项应对措施,相关区县(市)水利部门认真做好防御工作,确保安全度汛。三是加强监测预警。联合水文气象等部门,加密监测预报频次,做好短时临近降雨预报,对降雨区域、时段、雨量,滚动发布预警,为点对点的调度决策、防范应对和抢险救灾提供有力支持。强化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站网实时监测和预警信息的定点督查,确保雨水情和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发布,确保预警到县到乡到村和群众。27日以来,各级水利部门累计发布山洪灾害预警短信12095条次,启动村村响预警广播1463站次。四是优化工程调度。根据预报成果,市水利局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和左右岸,充分掌握水库群、下游堤防等各因素底数、现状和发展变化情况,坚持一区域一策、一流域一策、一库一策,科学精细实施水库调度工作,在保证坝体下游安全的基础上,适时开闸泄洪,充分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使水库尽可能保持在汛限水位以下。市防指于1日凌晨2时30分、3日9时,先后2次启动资水梯级电站联合调度,于7月1日0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安化县全县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桃江县防指对马迹塘等六个乡镇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市水利局全面加强了对全市35座溢洪中小型水库的调度防守。五是突出防汛重点。重点抓好中小河流洪水防范、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小型水库山塘防守、城镇排涝,特别是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隐患“四包一”的责任制,一旦发现险情,按照“应转尽转、应转早转”的原则,果断组织受威胁人员转移,要求已转移人员在危险解除前严禁擅自返回,确保生命安全。六是抓好巡查防守。要求各地加强对堤防、水库、山塘、小水电站、电排站的巡查防守,加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沿河低洼地带居民居住区和旅游景区的巡查,确保问题早发现,做到处早处小处了处好。七是强化技术支撑。市水利局派出三个技术指导组深入安化县、桃江县、赫山区等强降雨地区,协助指导开展巡堤查险处险工作,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险情,提出预防方案。八是严格值班值守。中心要求全体干职工取消双休日,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汛情、灾情和防汛政令的上传下达,期间登记处理收文32件,发文21件,对安化县、桃江县、赫山区等集中降雨区第一时间进行实时调度防范;要求各区县(市)水利局、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增强值班力量,强化值班值守和巡查防守,加密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监测巡查,及时排除隐患,尤其强化山洪、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的防范应对。6月26日到7月5日,市水利局局长、市防办主任周放鑫,市水利局副局长、市防办副主任罗伟运,市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主任、市防办副主任李望书连续每晚下半夜调度全市防汛值班值守和强降雨防范情况,并抽查乡镇、水管站、水库等单位值班值守情况,山塘水库防守、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防范情况。九是强化执纪问责。派出2个联合督查组对防汛抗灾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拉网式督查暗访,突出节假日、下半夜等重点时段,重点督查领导带班制度的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四包一”措施的落实、病险水库和溢洪道过水水库的巡查防守,督促相关责任人坚守岗位、履责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