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科技特派员 “把脉” 春耕 助力特色产业破 “雨” 前行
连日来,安化县遭遇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的果园、农田面临渍涝、病虫害等多重挑战。从2月6日起,安化县70余名科技特派员奔赴田间地头,针对柑橘、黄精等特色产业开展精准技术帮扶,为农户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确保春耕稳产。
2月20日,在江南镇湖南天际农业柑橘种苗繁育基地22000平方米覆膜钢架大棚内,科技特派员杨志新正在与农户、基地负责人查看无病毒柑橘苗木长势。
湖南天际农业柑橘种苗基地是省内目前规模较大的现代化无病毒柑橘种苗繁育基地,年繁育无病毒柑橘种苗可达50万株。2024年,安化县科技专家服务团协助基地优化34000平方米喷灌系统,重新科学布局出水口,将河道抽水改为蓄水池增压供水,喷淋设备水压提升40%,覆盖均匀度提高25%,全年节水达35%,同时,可配合云端远程调控功能精准控制灌溉量,有效解决雨季高湿环境下可能带来的土壤硬化风险。
得益于湖南天际农业柑橘种苗繁育基地提供的优质种苗,距离该种苗繁育基地10公里外的碧源果业永胜果场正有序推进春耕工作。这座1568亩的省级绿色种植基地内,金秋砂糖橘树冠幅已达250厘米,但连绵的阴雨天气让部分低洼区出现积水。杨志新正一边示范挖沟技巧,一边向围观的农户讲解要点。
从种苗源头到田间管理,在全县多个农业基地,这样的技术指导场景已成为春耕常态。安化县自2018年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体系以来,以"专家工作站+示范点"模式深度赋能柑橘、茶叶、油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累计建立7个专家工作站,推动涉农企业完成技术创新20项,引进推广新品种300余个、新技术150余项,申请专利250余件。2022年,安化县获批创建柑橘"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依托省柑橘无病毒良种繁育中心(安化县无病虫柑橘良种繁殖场)核心技术优势,构建起覆盖3.439万亩的柑橘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科技赋能让黄土地里结出了"金果子"。(转自安化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