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孙友良,来自南县司法局,2019年开始,到中鱼口镇广常村开展驻村工作,任驻村第一书记。
我们驻村工作队3名成员都是退役军人。驻村中我们秉持军人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关键,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以推进村民致富增收为目标,勤勉务实,扎实工作,助力广常村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延续军人的气魄与精神。
创新工作方式,发放便民联系卡,架起服务连心桥。有次下村,一位村民夸我们是村里的“灭火队”。这位村民有次拨打联系卡上的电话,想我们帮忙调解家庭纠纷,没想到他老婆还没有收拾好回娘家的衣服,驻村干部就已经到了家门口。他说幸亏有我们的及时开导,才让他们两口子关系有所缓和,没有闹到不可收拾。
别小看了小小的联系卡,这是我们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争取矛盾不出村的具体实践。截至目前,工作队已发放500多张联系卡,除了能咨询问题和反映困难,我们还为群众解答了法律咨询300余次,调解纠纷40余起,深受群众好评。
广常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村集体经济落后,主导产业薄弱,在家群众增收困难。入村时,我花了3个月时间,熟悉了村内的资产资源情况,走访了1000多户农户,对村民的家庭情况、所思所盼,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
工作队10多次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在村里发展稻虾产业,村内5000多亩稻田全部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开展稻虾生态种养。目前,广常村的村级集体收入从原来的2万元增长到10万元。
广常村的监测户大部分都有小龙虾养殖的经历和技术,但一般都是散养,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有的甚至亏本。为此,我们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大力培养养殖能手和经营人才。我多次邀请专家到养殖户家中指导虾苗养殖技术,了解他们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想办法解决。通过悉心培育,一批监测户成为了养殖大户,持续增收有了保障。
多年军营的锻炼,让我们感受到自身责任的重大。作为一名驻村“兵干部”,更要尽自己的能力为老百姓多办实事。为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我们多方争取,积极协调,筹资10多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和主干道亮化工程。前不久,我们自筹资金在广常村红中渠沿线安装了50多盏太阳能路灯,大大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