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打造“智慧渔政”新执法模式 护航渔业资源管理法治化营商软环境
发布时间:2025-01-17 10:37 作者:何太平 来源: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364 字体:【大】 【中】 【小】

  一、背景情况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中提出,加强信息化技术、装备的配置和应用,积极推进智慧执法;坚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湖南省益阳市拥有长江重要支流岸线长度2134.3公里,天然水域面积超过220万亩,禁捕水域面积居全省第二位(退捕渔民数量5562户8297人,全省最多),既是环洞庭湖区淡水渔业资源重要交易市场,也是湖南省落实党中央关于长江“十年禁渔”战略部署的重点市州。近年来,益阳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扛牢“长江十年禁渔”政治责任,坚持“依法禁渔+科技赋能+市场监管”,在湖南省率先建成覆盖全域的“智慧执法”监管执法体系,较好地解决了渔政执法和渔业资源市场交易监管领域中长期存在的巡查面积大、执法任务重、执法取证难、执法成本高、执法效率低等难题,实现了“水域巡查全覆盖、动态监管全天候、精准识别全要素、智慧执法全流程”,在推进洞庭湖流域禁渔禁捕、全面提升渔业资源市场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探索出“益阳经验”并在全国推广。2023年3月,全国“长江十年禁渔三年强基础现场推进会”在益阳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郝明金、国务院参事于康震、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友祥等领导现场考察时给予充分肯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湖南日报等10余家中央、省级媒体推介150余次,江苏省苏州市等17个省市前来考察学习,“智慧执法”已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

  二、主要做法

  (一)构建“数字化”执法监管平台

  一是强化软件建设。经过五年多的探索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研发出“1+2+N”渔政执法数字化监管系统,即:打造一个“益阳市渔政执法与监管智能管理云平台”,总体统筹全市渔政执法与渔业资源管理工作;将原有的市、县两级线下渔政执法调度系统进行全面智能化升级,改造成为线上调度中心并与管理云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加挂N个应用子系统,研发智能预警系统、巡查管理系统、举报受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执法办案系统、督办考评系统等应用子系统加挂嵌入于管理云平台之中,使之具有动态预览、录像回放、雷视联动、抓拍取证、远程喊话、电子化办案、案件督办、考核评估等功能。二是强化硬件配备。针对监管水域内湖、洲、岛较多且无电力、无信号的特殊情况,配备风能和太阳能供电设施、高清摄像头、雷达、微波传输设备等,以2-3公里为半径进行监控点位规划,高标准建成316个监控点位,实现全市点位建设“一张网”。三是强化数据共享。先后与公安“雪亮工程”、智慧市监、智慧农业、智慧水利、智慧交通等20余个行政执法部门共建共享,打通数据“壁垒”,拓宽数据来源渠道,最大程度地发挥好数据赋能效应。

  (二)创设“智慧化”行政执法模式

  一是自动智能识别执法对象。借助AI算法库,创新研发了“违规垂钓行为识别、非法电鱼行为识别、非法网具捕捞识别、人脸识别、船舶识别”等20余种禁渔场景智能识别,做到对非法违规行为精准识别、精准预警、精准跟踪,构建禁渔场景智能识别新模式。二是自动智能引导办案流程。创新整合视频监控自动抓拍、网格化管理、智能导入相关法律条款、引导式办案等模块,非法捕捞行为经发现、预警、调度、执法处置、上传、案卷生成等环节,形成信息化、规范化、高效化全流程闭环智能办案。三是自动智能实现行刑衔接。“智慧执法”管理云平台能智能分析查办的违法案件,发现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系统自动弹出提示信息,经执法人员确认,系统自动将执法证据、询问笔录等电子案卷移送公安机关并抄送检察院,避免“以罚代刑”。

  (三)打造“标准化”配套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执法工作机制。出台“智慧执法”实战运行管理制度、执法线索交接制度、执法人员电子化案卷规范制作管理制度等14项工作机制,对渔政执法的全过程进行规范。二是建立网格巡检机制。将智慧渔政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全市具有禁渔禁捕职责的4000余名网格员定期反馈巡检情况,确保巡查全覆盖。三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平台预警处置效率、预警数量、监控点位平均在线率、执法全过程记录、执法办案等情况纳入市对县绩效考核,定期排名、不定期通报,确保渔政执法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三、经验启示

  (一)科技赋能是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的关键举措。“智慧渔政”可实现执法全过程电子化记录,自动引导办案人员进入流程化执法办案、提取固化证据、智能适用法律、精准运用自由裁量权,全面提升了渔政执法的智能化、精准化、法治化水平。系统运行以来取缔整顿380余家非法交易、食用野生渔业资源的餐馆(酒店),查处非法捕捞贩卖交易野生鱼类案件500余起,处置违规垂钓行为近3万起。因执法规范,2000余次行政处罚无一起被提起行政复议或引起行政诉讼,渔政执法案卷被评为全省优秀行政执法案卷;先后向司法机关移送禁渔涉嫌刑事犯罪案件200余件,均做到了“铁证如山”。

  (二)智慧执法是提升行政执法效率的必要路径。“智慧渔政”可自动实现抓拍跟踪、固定证据、辅助执法、文书制作等一系列操作,比以往传统渔政监管模式的执法效率提高近70%,同时还利用视频监控系统+云广播,实现对可疑人员的远程喊话,提前预防非法捕捞、违规垂钓行为发生,执法和渔业资源市场监管效率大幅度提升。2023年7月,执法人员根据监控系统发出的预警,立即赶赴现场抓捕非法捕捞嫌疑人3人,并最终破获一起涉案达1000万余元的重大非法捕捞交易野生渔业资源的团伙案,该案13名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三)人民群众是提升法治建设质效的力量源泉。在推进“智慧渔政”模式时,益阳市始终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全面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先后组织禁捕水域各乡镇干部和群众近7万人进行现场演练、观摩300余场次,将基层禁捕网格融入“智慧执法”监管体系,4000余名网格员开展线上普法宣传与网上动态巡查,对非法捕捞、食用和交易野生渔业资源、违规垂钓等产生了强大震慑作用,形成了“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的良好社会氛围。“智慧渔政”模式运行以来,非法捕捞案件同比下降31.5%,移送司法案件同比下降33%,洞庭湖渔业资源市场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日臻完善,党中央“十年禁渔”战略部署在益阳形成生动实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