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关于《益阳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21—2035年)》《益阳市中心城区公园体系规划(2021—2035年)》等五个专项规划的批后公告
发布时间:2025-01-17 15:47 作者: 来源: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办公室 浏览次数:353 字体:【大】 【中】 【小】


《益阳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21—2035年)》《益阳市中心城区公园体系规划(2021—2035年)》《益阳市中心城区绿线规划(2021—2035年)》《益阳市中心城区绿道专项规划(2021—2035年)》《益阳市城市湿地保护规划(2021—2035年)》五个专项规划已202411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复,依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第二十条及其他有关规定,现将规划成果予以公告。

 

  附件:1益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益阳市中心城区绿

地系统专项规划(2021—2035年)》《益阳市中心城区公园体系规划(2021—2035年)》等五个专项规划的批复(益政函2024147号)

2《益阳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专项规2021—2035年)》批后公告内容

3.《益阳市中心城区公园体系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告内容

4.《益阳市中心城区绿线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告内容

5.《益阳市中心城区绿道专项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告内容

6.《益阳市城市湿地保护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告内容

 

 

                     益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5117

 

附件1

 

2025-01-22_0012025-01-22_002

 

 

 

附件2

 

《益阳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专项规2021—2035年)》批后公告内容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含市辖区与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其中市辖区规划范围面积约1850.4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为本规划重点研究范围,包括主城区和东部片区,面积约231.68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衔接《益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为2021-2025年,远期为2026-2035年。

三、规划目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生态健全、功能完善、环境优良、自然与城市紧密结合、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洞庭湖生态宜居名城,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公园里的益阳

四、区域绿地系统规划

1、生态安全格局

构建益阳市辖区一链、两翼、五廊、多节点自然生态格局。

2、自然保护地规划

主要为黄家湖国家湿地自然公园、来仪湖国家湿地公园和北峰山(森林)自然公园,市辖区境内面积分别为1391.03公顷、1651.30公顷和133.56公顷,均属于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

3、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规划至2035年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35%,其中资阳区森林覆盖率不低于26%,赫山区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2.3%,划定资阳林产业发展区、近郊生态屏障功能区、西南毛竹产业功能区、中部综合林业功能区和南部经济林发展区等五大林地功能区,落实公益林保护相关要求,市辖区公益林总量192.65平方公里。

五、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1、绿地系统结构

规划形成一江一湖、一山一环、一廊多楔城区绿地系统总体结构。

2、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规划

规划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总面积1479.35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321.16公顷,防护绿地面积139.73公顷,广场用地面积18.46公顷。规划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949.78公顷。公园绿地和广场用地覆盖居住用地比例为94.49%

3、公园绿地规划

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公园达到206个,公园绿地总面积1321.16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公园绿地面积791.59公顷。按中心城区规划总人口为105万人计,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8/人。

综合公园:共11个,总面积640.81公顷,占公园绿地面积48.50%。其中城镇建设用地304.28公顷,占比38.44%

专类公园:共22个,总面积385.69公顷,占公园绿地面积29.19%。其中城镇建设用地195.39公顷,占比24.68%

社区公园:共57个,总面积155.49公顷,占公园绿地面积11.77%。其中城镇建设用地152.96公顷,占比19.32%

游园:共116个,总面积139.17公顷,占公园绿地面积10.53%。其中城镇建设用地138.96公顷,占比17.55%

4、防护绿地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防护绿地总面积139.73公顷,占绿地和开敞空间用地的9.45%,主要防护绿地控制如下:高速公路防护绿带单侧宽度≥25米;铁路防护绿带单侧宽度≥30米;梓山湖高压走廊绿带宽度≥80米;团洲污水处理厂防护绿带宽度≥15米;城市快速路防护绿带单侧宽度≥10米。

5、广场用地规划

规划广场共8处,规划总用地面积18.46公顷,占绿地和开敞空间用地面积的1.25%

六、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公园规划

中心城区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公园主要为会龙山公园、兔子山遗址公园和周立波故居公园。会龙山公园总面积84.28公顷,主要保护宗教历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两大历史文化特色。兔子山遗址公园总面积1.93公顷,主要保护楚、秦、汉、三国乃至唐宋时期的遗迹遗存的益阳故城遗址文化。周立波故居公园总面积3.13公顷,保护以《山乡巨变》为核心的鲜明独特的乡土文学文化,以及原生态乡村美学文化。

七、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对古树名木实行分级保护,不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古树名木有效保护率始终保持100%。建成区范围内151棵古树名木及770棵后备资源均已实施挂牌保护,一树一档,其中实施一级保护的古树1棵、实施二级保护的古树138棵、实施一级保护的名木12棵、实施后备资源保护的770棵。

八、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创造山、水、林、城相融合的保护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两带四水、一湖四山的生境保护格局,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主要保护载体为会龙山、云雾山、碧云峰、寨子仑、四方山、八方山等自然山地。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主要保护载体为资江、清溪河、志溪岸、兰溪河、梓山湖水库湿地等载体。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主要保护载体为中心城区外围的北部和东部的农业发展区。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主要保护载体为大型公园绿地和城市生态廊道。

九、城市绿化树种规划

1、基调树种

规划确定香樟、女贞、桂花、雪松、杜英、水杉、栾树、广玉兰、银杏等9种基调树种。

2、骨干树种

为彰显益阳城市绿化景观特色,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确定常绿乔木类和落叶乔木类骨干树种共25种。常绿乔木类:雪松、薯豆、中华杜英、杜英、深山含笑、四川山矾、木荷、猴欢喜、米槠、杨梅、柚、桢楠。落叶乔木类:银杏、复羽叶栾树、灯台树、枫香、山樱花、黄金槐、日本晚樱、垂柳、紫叶李、海通、野鸦椿、水杉、湖北紫荆。

3、市树市花

市树为香樟,市花为月季。


附图


 

附件3

 

《益阳市中心城区公园体系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告内容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与《益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心城区范围保持一致,总面积为231.68平方公里,包括主城区和东部片区。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与上位国土空间规划保持一致,为2021年至2035年。以2020年为规划基期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年为2025年。

三、规划目标

充分利用现状资源,以建设国家园林城市、公园里的益阳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支撑落实益山益水生态城市、宜居宜业幸福城市的战略定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近期以支持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为目标,中期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远期实现益山益水、益美益阳的公园城市发展目标。规划至2035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8平方米/人,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不低于90%

四、公园体系规划

根据公园规模、功能及服务人口,在满足公园绿地覆盖半径达标的要求下,构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四级公园体系。

规划公园总数量共206处,总面积为1321.16公顷(城镇建设用地791.59公顷)。其中主城区公园绿地面积为1126.31公顷,占公园绿地总面积的85.25%;东部片区公园绿地面积为194.85公顷,占公园绿地总面积的14.75%。按中心城区规划总人口为105万人计,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58m2/人。

1、综合公园

规划综合公园共11个,其中保留现状综合公园8个,新增3个(志溪河公园、蒲塘公园、银山公园),总面积640.81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304.28公顷),占公园绿地总面积的48.50%。主城区规划综合公园10个,总用地面积633.69公顷,占比98.89%。东部片区规划综合公园1个,总用地面积7.12公顷,占比1.11%

2、专类公园

专类公园按照现行规范进一步分类,分为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历史名园、游乐公园、运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规划专类公园共22个,其中保留现状专类公园10个,新增12个,总面积385.69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195.39公顷),占公园绿地总面积的29.19%。主城区规划专类公园19个,总用地面积252.00公顷,占比65.34%。东部片区规划专类公园3个,总用地面积133.69公顷,占比34.66%

3、社区公园

规划社区公园共57个,总面积155.49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152.96公顷),占公园绿地总面积的11.77%。主城区规划社区公园46个,总用地面积120.20公顷,占比77.30%。东部片区规划社区公园11个,总用地面积35.29公顷,占比22.70%

4、游园

规划游园共116个,总面积139.17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138.96公顷),占公园绿地总面积的10.53%。主城区规划游园104个,总用地面积120.42公顷,占比86.53%。东部片区规划游园12个,总用地面积18.75公顷,占比13.47%

五、公园防灾避险规划

根据《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设计导则》要求,科学配置应急避险设施,抓好避险通道建设,确保防灾避险绿地设施全面达标。结合实际情况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按中期避险绿地短期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三级配置。

1、中期避险绿地

中心城区中期避险绿地结合综合公园、专类公园设置。其中主城区结合秀峰公园、梓山湖公园、奥林匹克公园设置,共3处;东部片区结合蒲塘公园设置,共1处。

2、短期避险绿地

中心城区短期避险绿地结合社区公园设置。其中主城区结合鹅羊池公园、白杨坡游园(高铁北广场)设置,共2处;东部片区结合东部产业园公园设置,共1处。

3、紧急避险绿地

中心城区紧急避险绿地结合街头绿地、小游园、广场绿地及部分条件适宜的附属绿地设置。其中主城区结合茶叶生态公园北广场、南广场、会龙山公园九龙柱广场、金花湖公湖公园、马良湖公园共5处;东部片区结合天鹅山公园、香炉山公园设置,共2处。

六、近期建设规划

改造与新建并重,着重补全老城区公园短板。以人均公园绿地8m2/人及公园绿地覆盖率达90%的总要求为指引,结合老城区绿地需求与城市新区的建设时序,稳步推进公园建设。

近期建设公园总面积140.6公顷(含提质改造与规划新建),总投资约19415万元。至2025年,公园绿地总面积约637.8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8.86平方米/人。


 

附图

   

 

 

 


附件4

 

《益阳市中心城区绿线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告内容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与《益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心城区范围保持一致,总面积为231.68平方公里,包括主城区和东部片区。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与《益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一致,为2021年至2035年。以2020年为规划基期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年为2025年。

三、现状绿线划定

中心城区划定现状绿线总面积为569.52公顷,涉及28处公园绿地,包括现状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及社区公园。

中心城区划定综合公园现状绿线480.23公顷,占中心城区现状绿线84.32%,共涉及青龙洲公园、益阳资江风貌带(滨江北公园)、益阳资江风貌带(滨江南公园)、会龙山公园、秀峰公园、梓山湖公园、铁炉冲公园与云雾山公园等8处综合公园。

中心城区划定专类公园现状绿线面积56.35公顷,占中心城区现状绿线9.89%。共涉及10处专类公园,涵盖历史、人文、植物、体育等多类型,具体为科马提岩地质遗迹公园、周立波故居公园、奥林匹克公园、益阳故城遗址公园、兰溪河湿地公园、清溪河湿地公园、十洲公园及东部健身公园。

中心城区划定社区公园现状绿线面积33.56公顷,占中心城区现状绿线面积5.78%。共涉及鹅羊池、金花湖等13处社区公园,主要分布在主城区。

四、规划绿线划定

1、公园绿地规划绿线

公园绿地规划绿线总面积1027.77公顷,占规划绿线的40.26%,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与社区公园。

综合公园是指内容丰富,适合开展各类户外活动,具有完善的游憩和配套管理服务设施的绿地。用地规模宜大于10万平方米,本次划定综合公园规划绿线587.00公顷,占公园绿地规划绿线的57.11%,共涉及9处综合公园。

专类公园是指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相应的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本次规划结合湿地,河流等自然景观资源,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人文景观资源,划定专类公园规划绿线296.66公顷,占公园绿地规划绿线的28.86%,共涉及20处专类公园。

社区公园是指用地独立,具有基本的游憩和服务设施,主要为一定社区范围内居民就近开展日常休闲活动服务的绿地,用地规模宜大于1万平方米。本次划定社区公园规划绿线面积144.11公顷,占公园绿地规划绿线的14.02%,共涉及45处社区公园。

2、区域绿地规划绿线

考虑中心城区近郊风景游憩需求,弥补风景游赏绿地的不足,规划依托众多保护山体建设风景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等区域公园,本次划定区域绿地规划绿线1524.84公顷,占规划绿线的59.74%,共涉及34处区域绿地。

五、生态控制线划定

根据生态控制线的划定要求,将中心城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公益林、保护山体、规划湿地、永久基本农田等区域生态要素划定为生态控制线,划定面积31.64平方公里,占规划范围总面积的13.66%

 

 

附图

     

 

 


附件5

 

《益阳市中心城区绿道专项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告内容

 

一、规划范围

1、中心城区(重点规划范围)

为《益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划定的中心城区范围,总用地面积231.68km2

2、市辖区(研究范围)

为更好的划定益阳市中心城区的绿道系统,串联好益阳市区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将资阳区、赫山区整体纳入本次规划的研究范围,总用地面积1850.40km2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2021-2025年,远期:2026-2035年。

三、规划目标

展现银城地域文化的绿色纽带,构建“益山、益水、益美、益道”的空间载体。

四、绿道布局结构

绿道总体布局结构为:一带两轴;五纵七横。

一带:为资江两岸绿道,是指沿资水两岸的道路和景观风光带而行,联系资水上下游各景点和各区域的主干绿道;

二轴:为益沅宁绿道与益桃绿道;益沅宁绿道南北轴纵贯益阳市赫山区、资阳区,北段通过益沅公路绿道连接沅江市绿道,南段在沧水铺镇分为银城大道与319国道两条绿道联系宁乡市绿道;益桃绿道东西横贯规划区域,西段通过益桃公路绿道连接桃江县绿道,东段通过关山路绿道连接益沅宁绿道;

五纵:为南北向纵贯主城区的扬帆路、云树路、马良-金山路、龙洲-康富路以及桃花仑东路等5条城市道路景观绿道;

七横:为东西向横穿主城区的资阳路、长春路、益阳大道、梓山路、迎宾路、云雾山路以及永福路等7条城市道路景观绿道。

五、绿道分级规划

1、区域级绿道规划

是指连接益阳市区与周边县市,串联区域性重要自然、人文及休闲资源,对区域性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风景旅游网络构建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区域级绿道包括益沅绿道、关山路绿道、益桃绿道、益宁绿道等绿道,全长约168.4km

2、市级绿道

是指连接益阳市内各功能组团、串联各主要节点的绿道。主要包括云树路绿道、龙洲路绿道、长春路绿道、益阳大道绿道、迎宾路绿道等绿道,全长约143.1km

3、社区级绿道

是指社区范围内连接城市居民点与其周边绿色开敞空间,以及联系公园内部、景区内部的绿道,主要包括梓山湖环湖绿道、鱼形湖周边绿道、周立波故居绿道、秀峰公园绿道等社区级绿道,全长约67.0km

六、绿道分类规划

1、城镇型绿道

主要依托和串联城镇功能组团、公园绿地、广场、防护绿地等,供市民休闲、游憩、健身、出行的绿道,主要在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内。包括白马山路绿道、资江两岸绿道(青龙洲大桥-泥湾大桥)、银城大道绿道等全长约231.2公里。

2、郊野型绿道

郊野型绿道主要连接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农业观光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乡村等,供市民休闲、游憩、健身和生物迁徙等的绿道。包括兰溪河、志溪河和撇洪河绿道等,全长约147.3公里。

七、分期建设规划

1、绿道近期建设计划(2021年—2025年)

近期选取中心城区目前绿道建设条件较好、居民使用率最高、最能展现益阳市城市形象的绿道进行建设,充分展现绿道风采,凸显绿道功能,让市民接触绿道、了解绿道、支持绿道建设。建设资江北岸绿道、资江南岸绿道等6条区域级绿道,绿道总长度长度18.0km;建设龙洲路绿道、益阳大道绿道等10条市级绿道,绿道总长度32.5km;建设青龙洲绿道、秀峰公园绿道及连接绿道等4条社区级绿道,绿道总长度9.9km

2、绿道远期建设计划(2026年—2035年)

完善市辖区绿道网建设,建设益沅绿道、益桃绿道、益宁绿道等区域级绿道,绿道总长度140.5km;建设资阳路绿道、金山路绿道等市级绿道,绿道总长度110.6km;建设云雾山公园绿道、碧云峰绿道等社区级绿道,绿道总长度37.2km

 


附图

 

 

 

 

 

 

 

 

 

附件6

 

《益阳市城市湿地保护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告内容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完全衔接益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范围为益阳市辖区,将资阳区、赫山区整体纳入本次规划范围,总面积1850.40km2。

规划期限:2021-2035年,其中近期2021-2025年。

二、规划目标

结合益阳市湿地资源分布状况、特点及保护管理现状,对全市湿地资源进行区划布局,建设以省级重要湿地、市级重要湿地、乡镇级(社区级)湿地及三级为主体的湿地多用途管理区为基本格局的湿地保护体系。结合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的总体要求,逐步保护与恢复益阳市辖区与中心城区湿地群,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三、总体湿地空间布局

构建“一核、一带、两区、四廊、多点”湿地生态保护格局,强化城市韧性功能。

1)一核:中心城区核心湿地群

2)一带:益阳资江湿地风光带

3)两区:东部平原湿地区、西部山林地湿地区

4)四廊:志溪河生态湿地廊道、新桥河生态湿地廊道、甘溪港生态湿地廊道、新河-撇洪河生态湿地廊道。

5)多点:黄家湖湿地、来仪湖湿地、青龙洲湿地、鱼形湖湿地、梓山湖湿地、清溪河湿地、秀峰湖湿地。

四、湿地分类保护规划

1)河流湿地:规划范围内涉及到20条河流湿地,湿地保护面积4646.95公顷。

2)湖泊湿地:规划范围内涉及到14处湖泊湿地,湿地保护面积3450.63公顷。

3)水库:规划范围内涉及到30处水库,湿地保护面积909.12公顷。

4)城市人工景观水面和娱乐水面:规划范围内涉及到4处城市人工景观水面和娱乐水面,湿地保护面积19.86公顷。

五、湿地分级保护规划

1)省级重要湿地:规划范围内涉及2处省级重要湿地,湿地保护面积2493.60公顷。

2)市级重要湿地:市级重要湿地共5处,湿地总面积为3107.40公顷。

3)乡镇级(社区级)湿地:共涉及55处湿地,其中资阳区15处、赫山区40处,总面积3380.56公顷。

附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