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医保改革红利 撑起健康“保护伞”
发布时间: 2021-08-04 11:17     来源:益阳高新区医保中心 作者:     [字体:  ]

喻明高家属在医院窗口进行医保报销

“以前生病都是想着靠药物治疗在家抗,现在医保政策真的越来越好了,看病住院自己只需出少部分钱。”“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老百姓的烦心事、揪心事,但从去年10月1日起,益阳市随着全面实行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改变过去各区县的政策不一、部分区县出现基金亏损等现象,原湖南兵器资江机器厂的退休职工喻明高对医保改革就有切身体会,75岁的喻明高因患有脑梗,从今年2月开始就住进医院到现在,这一住院就是半年,光医药费用下来就花掉了44万元,但在医保窗口直接结算后,直接医疗费用报销了28万元,自己只出了十多万元。

如今,益阳市通过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将基本政策、基金管理、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经办服务做到全市的统一,全面推进市域内直接结算,取消市内异地转诊转院自负费用,实现医保个人账户通过医保电子凭证全省通用,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中,提高全市职工医保的参保待遇,职工医保报销封顶线达60万元成为目前全省最高的市州。明确居民医保转省内三级医院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55%,自去年10月实行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以来,全市共有68万人次享受医保改革发展红利。

今年以来,益阳市聚焦“病有所医、医有所保”发展目标,以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深化医保制度改革,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参保待遇水平,借助医保支付方式推进医保信息平台建设,让参保群众切身感受到医保改革的红利和便利。

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梯次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医疗费用负担,今年6月底,益阳市积极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通知》政策,明确从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在市域内三、二、一级中医医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原来的60%、70%-75%、78%提高至70%、80%、90%。与此同时,益阳市各级医保部门还在总额指标控制上,适当对中医药产业予以倾斜,合理补偿中医医疗机构因发展引起的费用增长,提高医保总额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让群众享受中医药发展红利,助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驶入“快车道”。“现在,医院每天城乡居民医保的业务结算量达到30人次以上,报销比例较以往也提高了10%,政策的改变,大幅度减少了医疗患者的经济负担,”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副院长熊颖心有感触的说。

据了解,益阳市以全力建设“健康益阳”的契机,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战略购买力,以深化DIP付费方式改革为契机,一体推进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建设,拟将益阳市可支配基金总额作为全年基金支出预算指标,根据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行为所得分值计费,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开展支付与监管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发挥医保付费的成本发现和经济激励作用,促进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让医院HIS系统与医保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将人民群众“救命钱”用在刀刃上,提升医保基金监管和使用效率。

截至目前,益阳市通过任务倒逼、时间倒排,已完成DIP付费方式改革中的全市185家医疗机构过去三年的病案历史数据采集、病案首页质控、编码贯标、本地病案分组等工作,完成了医保信息平台建设中的各定点医药机构接口开发,已进入最后的联调联试阶段,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落实到位。

“我们主动争取全省第一批上线国家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已经到了冲刺阶段,将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医保服务。”益阳市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祝宏说,依托医保信息新平台、DIP付费方式改革、市内联网结算、医保电子凭证的运用等工作陆续落地,届时,将更好的释放医保改革红利,让全市人民共享医保改革发展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