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图片

益阳籍院士情况简介

  益阳籍两院院士

  益阳籍两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艾国祥、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粉末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人类与医学遗传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家辉、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农药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航天系统总体技术与工程管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夏畦、有机地球化学家与环境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傅家谟、水利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文伏波、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驭球、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庆云。

艾国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8年出生,资阳区人。天体物理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委员会主席。

  主要从事太阳物理、空间天文、卫星导航研究。独立发明并主持研制了太阳磁场望远镜,主持太阳磁场与速度场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发明以双折射滤光器为基础的两维同时光谱仪,将太阳磁场测量方法连续推进了三代。主持研制了太阳多通道望远镜。创建北京怀柔太阳观测站,任首席科学家。曾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诸多奖项。

陈大可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7年出生,赫山区人。物理海洋学家,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LDEO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等职务。

  长期从事物理海洋学基础研究。在近海、大洋和气候研究领域都有深厚造诣和重要建树,特别是在沿岸上升流的数值模拟、营养盐的垂向混合、湍流混合参数化、锋面与内潮的机制、南极海冰年际变化及厄尔尼诺预报等方面作出开创性的贡献。系统开发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预测模式,突破了限制ENSO预测水平和可预测性评估的关键瓶颈,推动了ENSO研究的发展进程;系统阐释了海洋混合的物理机制,创建了一个新颖有效的垂向混合模型,为攻克湍流混合这一物理海洋学重大难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谭蔚泓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0年出生,资阳区人。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家,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生物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解决了分析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核酸适体、分子识别、纳米生物传感等领域做了大量系统的原创性工作,在国际生物分析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2014—2017连续四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研究人员名单。先后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美国化学会Florida奖、Ralph N. Adams生物分析化学成就奖、美国化学会“光谱化学分析奖”等。

黄伯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5年出生,南县人。粉末冶金专家,中南大学教授。中央军委科技委国防科研生产与国防经济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曾任“十五”国家高技术计划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

  主要从事先进材料研究,为国家大飞机工程、航空武器装备以及航天飞行器研制了多种高性能关键材料,为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科技成果奖4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1项,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当选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夏家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7年出生,桃江县人。人类与医学遗传学家,中国现代人类与医学遗传学的开拓者,临床遗传学奠基者,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中南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人类与医学细胞遗传学研究。在世界上首创了75度人类G显带染色体技术,开设了我国首家遗传病门诊。编写了中国第一本《医学遗传学讲座》教材,率先在医学院校开出了医学遗传学讲座课程。在世界上报导了一条鼻咽癌标记染色体t(1;3)(q44;p11)。在世界上最早将人类睾丸决定基因(TDF)定位于Yp11.32带。克隆了神经性高频听力下降耳聋疾病基因(GJB3),实现了我国本土克隆遗传疾病基因零的突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卫生部甲等奖4项、教育部首届长江学者成就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首届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周绪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6年出生,大通湖区人。结构工程专家,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结构工程师学会会士,曾任兰州大学、长安大学、重庆大学校长。现任重庆大学钢结构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钢结构协会荣誉会长、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国际合作学部主任。

  长期从事结构工程学科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等方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钢结构、组合结构及新型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工程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是我国在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4项、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主编或参编国家与行业标准9本、省级标准设计图集4套;主编国家和省级工法12本。

 宋宝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3年出生,赫山区人。农药学专家,现任贵州大学校长,“绿色农药和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植保学会副理事长和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技术专家组组长。

  长期带领科研团队从事农药创新研究和应用工作,在防控农作物病毒病害、土传病害新农药创制和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曾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农药技术创新奖、贵州省最高科技贡献奖。

杨长风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8年出生,南县人。航天系统总体技术与工程管理学家,现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宇航学会副会长,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长期从事通信、导航、遥感等多类航天系统建设应用工作,全程参加北斗一号、二号、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论证设计、工程建设和组织管理工作,是北斗系统主要总体设计者和工程管理者,为建成世界一流北斗做出重大贡献。主持创建中国特色卫星导航新体制,使北斗性能比肩、功能超越GPS,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创建“组织协同、技术创新、竞合统筹、质量控制、精稳运行”五位联动体系化工程管理模式,超前超额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彰显了“中国速度”;创建“融网络、融数据、融终端、融服务”的“北斗+”“+北斗”融合发展新模式,构建北斗应用服务生态链,支撑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推广,打造了“中国名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获钱学森杰出贡献奖,出版专著2部。

丁夏畦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8年出生(1928.05—2015.05),桃江县人。数学家,我国偏微分方程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开拓者。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

  长期以来从事偏微分方程和函数空间等方面的研究。在函数空间及其嵌入定理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指出和纠正了国外有关著作中的错误,解决了强非线性变分问题、强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初边值问题。建立了Ba空间理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及重大成果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华罗庚数学奖、何粱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诸多奖项。

傅家谟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3年出生(1933.05—2015.06),沅江市人。有机地球化学家与环境地球化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大学环境化工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有机地球化学学科和实验室建设,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环境有机污染、质谱仪器研发与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创建中国第一个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系统总结了海相碳酸岩油气生成演化理论与评价指标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陆相生油理论,在中国首次发现葡萄藻烷(烯)、含硫有机化合物等20多种新生物标志物。重点开展环境中毒害有机化合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内分泌干扰化合物(EDCs)的生物地球化学与调控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文伏波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25年出生(1925.08—2020.10),桃江县人。水利工程专家,曾任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检查工作。作为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和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设计主要负责人,参与了工程设计建设的全过程。在三峡工程论证及一些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等课题中被聘为专家。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奖金质奖、国家优秀设计奖、国家质量奖银质奖章、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潘自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6年出生(1936.06—2022.01),赫山区人。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曾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研究员,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名誉理事长,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中国代表,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从事辐射防护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我国的实用保健物理学框架,辐射防护学科的主要带头人之一。完善了“天然辐射本底调查和国民剂量评价”方法学;主持完成了“核工业30年辐射和非辐射环境质量评价”;多次主持编制“国家辐射防护标准”,为促进我国辐射防护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立方面作了开拓性工作;提出了“放射性废物管理应以地质处置为中心的观点”,奠定了我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础,为培养辐射防护人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获摩尔根学术奖、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获得者、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龙驭球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26年出生(1926.01-2022.12),安化县人。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指导组组长,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学报》主编,第一届至第十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主席。

  从事结构力学、有限元法、能量原理、壳体结构的教学科研工作。参与制定《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编撰《结构力学》一书被200多所大学长期选为教材。在有限元法方面创立了以广义协调元为主干的新型有限元体系,在壳体结构方面创立了5种实用简明算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第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等诸多奖项。

陈庆云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9年出生(1929.01-2023.03),沅江市人。有机化学家和有机氟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有机氟化学研究。首次合成六氟双酚A,领导并参加了我国首创抑铬雾剂F-53、含氟单体以及氟利昂代用品的研制和生产。合成多种全氟磺酸及其衍生物,阐明了全氟型磺酸酯的硫-氧键断裂特性。通过RFSO3C6H5将Heck反应扩展至芳基sp3碳,使酚类烷基化脱羟成为普遍方法。发现13个二氟卡宾前体,其中5个可作为三氟甲基化试剂。系统研究全氟碘代烷在多种金属、亲核试剂或紫外光引发下的单电子转移反应,成功地将全氟烷基引入有机分子,为含氟材料和有机氟化学作出了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