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返回
泥江口镇人民政府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2025-05-23 17:08来源: 泥江口镇


泥江口镇人民政府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根据《益阳市赫山区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区级预算部门绩效自评和部门评价工作的通知》(益赫财绩20251号)文件精神,我单位认真负责、客观公正地展开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单位基本情况

泥江口镇人民政府(简称本单位)是赫山区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正科级行政机关。本单位主要职责为:1、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发布决定和命令;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政。2、执行本乡镇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乡镇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发展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3、保护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4、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5、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本单位机关包括党委、政府、人大、政协联络组四个领导机构、12个内设部门站所及2个垂直部门站所(1、内设部门:党政办公室、党建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乡村振兴办公室、生态办公室、自然资源和村镇建设事务中心、平安法治和应急管理办公室、财政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2垂直部门:司法所、市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截止202412月31日,本单位经区编委核定的编制人数为96(其中行政编制41人,事业编制55),年末实有人数93(行政编制39人,事业编制54)。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4年部门决算支出4706.0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734.17万元,按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17.6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5.3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3.3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8.12万元

(二)项目支出情况

       项目支出2971.91万元,按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5.8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6.2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0.38万元民政管理事务支出6万元、自然生态保护支出15万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2万元、农村环境保护35.06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323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71万元、农业生产发展13万元、水利支出13万元、对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的补助534.82万元、商业流通事务支出5万、农林水支出38万元、自然资源事务支出60万元、老旧小区改造50万元、保障性租赁住房20万元、应急管理支出7万元、用于社会福利的彩票公益金支出46万元、其他支出35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政府性基金上年结转0万元,2024年度政府性基金收入50万元,按功能分类:其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4万元,用于社会福利的彩票公益金支出44万元,用于体育事业的彩票公益金支出2万元,2024年度12月31日止政府性基金结转0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无)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无)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根据上级要求,2024年度预算我单位已在赫山区公众信息网上公开公示。资产管理安全性和准确性逐步提高,内部管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建立并严格执行预决算管理制度、预决算公开公示制度及机关财务制度、村账乡代理制度,基础信息管理力度不断加强。有关民生重点项目的实施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效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2024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区委“135”工作思路,较好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向泥江口镇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精准施策稳增长,向好态势更加巩固。2024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16.15%,完成立项争资1149.6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9.51亿元;25家规模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7.71%。

一年来,我们守正创新蓄后劲,发展动能更加充沛。一是项目建设量质并举。竹科技产业园二期建设稳步推进,投资1.2亿元的红熊科技新能源项目已完成桩基础建设;公立幼儿园及工农学校改扩建项目建成投用;G234项目、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有序推动,争取22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二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从签约落地到投产达效,闭环推进红熊新材料、艾虹家纺、格兴飞电子等项目,实现招商引资2.09亿元。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邀请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开展跨境电商税收政策、贷款贴息等专题宣讲23场次;通过常态化走访与定期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2300余家市场主体需求,针对性破解发展难题;推行“湖南营商码”智慧监管,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全面落实“双代”服务,实现“企业需求即时响应、政府服务前置供给”。

一年来,我们多措并举促增收,乡村振兴成色更足。一是防返贫监测精准闭环不断健全“动态监测+分类帮扶”机制,新识别监测对象21户5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3个,发放务工交通补贴16.14万元、“雨露计划”补助38.85万元;强化富民产业扶持力度,全镇1955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分红资金达49万元。二是粮食安全行稳致远。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完成耕地恢复目标130多亩,发放惠农补贴803万元粮食播种6.63万亩,产量达2.73万吨,强化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有效保障了粮食产量。三是产业振兴不断拓深。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通过评估名单,竹科技产业园获批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两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率先开展林地数字化改革,成功招引区山乡巨变公司、福建益明林场等实力企业流转竹林6200多亩推动笋竹产业与中药种植开发,“笋竹药”套种模式愈发成熟,竹产业链条不断补齐;艾产业平稳发展,湘银之舞广场舞服饰持续升温,南坝茶叶、横堤桑葚等成为我镇产旅融合新亮点;与天津太平镇携手构建多元合作机制,实现“1+1>2”协同效应。四是集体经济稳步提升。实施“一债一策”攻坚,村级债务化债率达31%;引导各村社立足自身优势,发展养殖、牧草、紫薯、桑葚、瓜蒌等村级特色产业,有效促进村集体增收,17个村(社区)集体平均收入达12.9万元。

一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优生态,镇村面貌日新月异。一是生态保护得到新提升。强势推进“蓝天保卫战”、“洞庭清波”行动、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等工作,淘汰整改2蒸吨以下锅炉22台,完成18家餐饮企业油烟净化改造与15家砂石场防尘设备加装;宏安矿业治理成效得到生态环境部、中纪委等各级领导高度肯定。二是基础设施迎来新变化。新建修复道路11公里,安装安防设施43处;实施水库标准化创建及输水隧洞修复工程,完成3座河坝除险加固、29口山塘蓄水能力恢复,供水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三是人居环境展现新格局。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垃圾处理体系,年转运生活垃圾4000多吨;新建污水处理厂两座,开展七里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惠及群众1308户。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预算绩效观念不深入,预算与绩效融合的深度不够。政府、部门、政策和项目层面预算绩效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强,事前评估、绩效结果应用、绩效审查监督等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制度不健全。另外,基层财政部门对绩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也不够,绩效科室力量配备不足,工作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工作,对绩效管理用力不均,未建立起一体化运行机制。

二、绩效指标设置不科学,指标项目与资金使用方向偏离。因绩效核心内容体系不完善,绩效评估衡量方式过于简单,导致指标设计的质量和层次不够高,评价内容不够全面,相关绩效评价工作比较粗浅;如部分预算单位绩效目标设置不完整,产出指标中,未对质量、成本等重要指标做出具体目标设置;自评不合理,部分预算单位绩效自评表虽设置了一二三级指标,但有的连最基本的标准分也未设置,未对一二三级指标进行自我评价;部分项目存在事前未进行项目评估、事中未执行绩效监控、项目完成后未进行绩效评价等诸多问题,导致项目支出的合理性、合规性未形成约束,评价标准不科学,使资金失去严格的监管而达不到资金利用的最优目的。

三、评价结果未发挥作用,绩效评价多数流于形式。大部分部门的绩效自评分数都相当高,但反映出来的自评质量却比较低,对公共预算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及绩效管理情况反映不够准确。绩效评价结果形成以后,未采取下一步的跟踪措施,绩效结果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未落到实处,导致绩效评价结果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很多自评为“优秀”的指标,与审计现场调查后得出的结论严重不符甚至大相径庭。这样的绩效评价结果不仅无参考价值,相反还掩盖了项目实施后存在的问题,使资金管理者无法判断资金是否真正发挥效益,做出正确决策。

八、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深化绩效管理,加强配套改革。稳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层次,以预算绩效管理为基础,在政府治理层面健全预算绩效的权责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制度体系等;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完善中期财政规划、政府收支分类、项目支出标准、国库现金管理、政府财务报告等综合配套改革,并加强监督管理。

补齐缺失环节,完善管理体系。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理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中预算申请、预算分配、预算评审、审计和预算审查监督的职责分工;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中形成党委政府、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审计部门、人大、纪检监察部门、社会与第三方机构等各方职责明确、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运行体系,并形成合力。

提升指标针对性,细化指标科学性。财政部门要指导各预算单位做好绩效指标的设计工作,重视重点评价工作,因地制宜制定普遍适用的共性指标,将绩效管理真正重视起来;预算部门要深化绩效申报及自评工作,在不同项目核心绩效指标的细化、量化上下功夫,做到各级预算指标均能全面、科学地评价本部门项目资金运用情况,真正促进提高财政资金支出的运行效率。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

 

                 

 

 

                                            益阳市赫山区泥江口镇人民政府

                                                   202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