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返回
2024年度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部门评价报告
2025-04-28 17:26来源: 益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度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部门评价报告

 

 

 

 

 

 

 

 

 

 

 

  部门(单位)名称:益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428

 

 

 

 

 

 

2024年度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部门评价报告

 

根据《益阳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市级预算部门绩效自评和部门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工信2024益阳市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自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

2024年度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是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推进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资金。2024年度工业企业专项资金用于4个项目支出,具体包括:全市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专项经费“创客中国”大赛专项经费砖厂整治工作经费真抓实干奖励资金。

二、部门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益阳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市级预算部门绩效自评和部门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工信局2024年益阳市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从项目申报、资金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开展自查,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和直属单位对获得支持的项目开展了绩效自评,通过查阅项目成果及相关佐证资料、核实数据、归纳汇总,形成了2024年度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部门评价报告

三、综合评价结论

根据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检查情况,2024年度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得分100分,自评结论为优秀

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一)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2024年,市级预算安排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407万元,实际拨付资金407万元。具体安排项目如下:

1.全市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专项经费50万元。主要用于助推全市十大工业新兴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创客中国”大赛专项经费42万元。主要用于2024创客中国益阳市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奖励。

3.砖厂整治工作经费20万元。主要用于市墙体材料革新和散装水泥办公室开展砖厂整治专项行动。

4.真抓实干奖励资金295万元。主要用于对2023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推进“智赋万企”行动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重点工作收到表扬激励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给予奖励支持

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由市财政局和市工信局实行双控管理,资金专项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按计划和程序使用资金,杜绝浪费。在自评工作中,市工信局详细检查了获得支持项目的项目成果、支出明细、财务凭证等,有力保证了专项资金规范使用。

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突出产业立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1.产业立市高位推进省市领导高度重视产业发展,2024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来益调研制造业企业超过5次,省工信厅主要领导12月份来益调研,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等省直单位多次来益指导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等10位市领导挂帅十大产业链链长,带头抓项目、争品牌、帮企业,先后30余次深入120多家企业调研,协调解决问题超130个。牵头编制了先进制造业政策27条,更加注重引导企业在科技创新、设备更新、品牌培育、数字化转型、绿色化转型、生产性服务业等赛道发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协同后盾单位、承载园区组建十个产业链工作专班,定期动态更新行业分析报告、企业库、项目库、招商库、品牌培育库、政策清单、问题清单等基础台账。各县市区主要领导亲自抓工业,全市上下大抓产业的氛围浓厚。

2.链群建设有力有效全市五大战略性产业集群产值平均增长8.8%,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78.1%其中食品加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值分别增长10.9%10%9.3%6.1%十大产业链产值平均增长5.4%其中船舶制造、电容器、先进储能材料、食品加工(黑茶制造)产业链产值分别增长18.7%12.5%9.9%8.1%黑茶制造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市累计2个、全省累计15个);碳基材料被认定为省级集群(全市累计4个);稻虾精深加工纳入省级集群培育对象。

3.科技攻关取得突破。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攻关、打造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比如,信维电科成功研发了0603-2260402-106等系列高端MLCC产品;宇晶机器碳化硅装备开发项目被纳入省级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金博氢能、艾华集团、金硅科技、铠欣新材分别突破了燃料电池材料、高比容电子铝箔、硅基负极材料、碳化硅涂层零部件等核心技术。全市48家企业与中南大学等11家科研院校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奥士康、金博股份获省级新材料中试平台;同创普润等9家企业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4.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加强项目实时调度、跟踪服务和督查考核,推动项目开工、投产、达产。全市工业项目新签约242个、新开工199个、新投产176个;市级十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60.85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32.0%234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29.31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18.2%。比如,碳谷产业基地项目(二、三期)2024年计划投资9亿元,已完成投资7.18亿元,其中:年产10万吨高纯碳粉制备项目一期5万吨基本达产,预计全年产值3.5亿元;京舟股份年产2000吨碳纳米管粉体材料生产项目一期500吨已满产,二期1500吨的第一条线已投产,预计全年产值1亿元以上。全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完成投资16.3亿元。新建5G基站956个,完成投资1.71亿元。

5.实数融合步伐加快举办了全市第二届智赋益阳 万企腾飞专题培训会,着力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2024年,全市新增上云企业7230家、上平台企业594家、智能制造企业345家、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509条、智能工位3288个;华翔翔能、昱丰电气被认定为省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福德电气、万京源被认定为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车间);奥士康入选智赋万企典型案例;7个项目入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

6.优质企业梯次培育牵头编制了《益阳籍在外企业家名录库(第一批)》,共统计益阳籍在外企业家116人,企业总营收超过2300亿元,益阳之外还有一个益阳的观点被市委主要领导在益商天下发展联盟第四次大会上引用。引导企业加入三类500供应链,比如:跻身比亚迪、华为、三一、中联供应链分别达23家、22家、7家、6家;金博股份为小米汽车、比亚迪、广汽供应碳陶刹车盘;科力远镍氢汽车动力电池进入丰田供应链。对集群培育开展一县一提示,建立了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三品标杆、数字化、绿色化等品牌的后备企业培育库。2024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总数30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9家(总数2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家(总数282家)。

7.惠企政策直达快兑2024年,组织企业端政策培训613场,企业政策服务平台线上推送惠企政策信息52000多次,推动企业对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完成立项争资1.35亿元。全市47个项目纳入工信部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储备项目库,包装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6个(争取资金8406万元),其中金博股份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591万元。制造业贷款余额220.65亿元,同比增长36.22%;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方面减免税费14.88亿元;为企业节约办电成本1.08亿元、减轻社保负担1.13亿元;企业端新增博士5名、硕士61名。

8.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持续开展送解优行动,创新开展121工作法,收集交办企业问题1315个,解决率达96.7%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省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48次,比如:121工作法被湖南日报、新湖南、省政府门户两重两新专栏、省工信厅两重两新专栏等重点推介;电容器、碳基材料、PCB、黑茶制造等产业多次被央视、湖南卫视、湖南日报宣传报道。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对各县市区落实常态化助企纾困的相关督查建议获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9.中心工作高效落实。高效办结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等有关市领导批示指示16件,比如,牵头起草了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组织研究了省人大益阳代表团《关于支持益阳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的回复意见;深入开展了圣泉集团、校园之星、汉创生物、东方电气、绿色甲醇、兴湘集团等重大产业项目前期论证工作。认真贯彻中小企业促进一法一办法、科技成果转化一法一办法、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一规定等,牵头完成省人大对益阳中小企业促进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相关工作。全力支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空中缆线整治不断攻坚克难,完成整治点位5281个、整治线缆685千米。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高质量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5件(主办9件)、政协委员提案34件(主办9件)。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根据基础数据分析计算,市工信局2024年度专项支出自评综合得分为100分,其中预算执行率得分为10分、产出指标类得分为50分、效益指标类得分为30满意度指标类得分为10等级。

五、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项目资金使用存在预算执行进度滞后的问题部分资金到年底才拨付到位下一步,我局将加强运用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加对项目审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切实发挥好专项资金引导激励作用,推进我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六、部门评价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一是按照要求,在本部门官网站上对部门评价报告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将本次评价结果作为我局改进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和下一年度专项资金安排的重要参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1.2024年度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部门评价绩效指标评分表

2.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益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428


1

2024年度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部门评价   指标体系评分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得分

 

预算支出决策

(项目立项)

预算支出决策(项目立项)依据

充分性

2

预算支出决策(项目立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部门职责,用以反映和考核决策(立项)的依据情况。

评价要点:
决策(立项)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决策(立项)是否符合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要求;
决策(立项)是否与部门职责范围相符,属于部门履职所需;
预算支出是否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围,是否符合中央、地方事权支出责任划分原则;

预算支出是否与相关部门同类预算支出或部门内部相关预算支出重复。

2

决策(立项)程序规范性

2

预算支出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决策(立项)的规范情况。

评价要点:

预算支出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审批文件、材料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事前是否已经过必要的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绩效评估、集体决策。

2

绩效

目标

绩效目标

合理性

2

预算支出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支出绩效目标与预算支出实施的相符情况。

评价要点:

(如未设定预算绩效目标,也可考核其他工作任务目标)

预算支出是否有绩效目标;

预算支出绩效目标与实际工作内容是否具有相关性;

预算支出预期产出效益和效果是否符合正常的业绩水平;是否与预算确定的预算支出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

2

绩效指标

明确性

4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支出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评价要点:
是否将预算支出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是否与预算支出目标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4

资金

投入

预算

编制

科学性

3

预算编制是否经过科学论证、有明确标准,资金额度与年度目标是否相适应,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情况。

评价要点:

预算编制是否经过科学论证;

预算内容与支出内容是否匹配;

预算额度测算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按照标准编制;

预算确定的预算支出投资额或资金量是否与工作任务相匹配。

3

资金

分配

合理性

2

预算资金分配是否有测算依据,与补助单位或地方实际是否相适应,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支出预算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情况。

评价要点:

预算资金分配依据是否充分;

资金分配额度是否合理,与项目实施单位或地方实际是否相适应。

2

资金
管理

资金

到位率

2

实际到位资金与预算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预算支出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预算资金)×100%
实际到位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预算支出期)内落实到具体预算支出的资金。
预算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预算支出期)内预算安排到具体预算支出的资金。

2

预算

执行率

4

预算资金是否按照计划执行,用以反映或考核预算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资金/实际到位资金)×100%

实际支出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预算支出期)内预算支出实际拨付的资金。

4

资金

使用

合规性

8

预算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是否符合预算支出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

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列支出等情况。

8

组织

实施

管理

制度

健全性

4

预算支出实施单位的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对预算支出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4

制度

执行

有效性

7

预算支出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评价要点:
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
预算支出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是否完备;
预算支出合同书、验收报告、技术鉴定等资料是否齐全并及时归档;
预算支出实施的人员条件、场地设备、信息支撑等是否落实到位。

7

  

产出

数量

实际

完成率

13

预算支出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支出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率=(实际产出数/计划产出数)×100%
实际产出数: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预算支出期)内预算支出实际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数量。
计划产出数:预算支出绩效目标确定的在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预算支出期)内计划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数量。

13

产出

质量

质量

达标率

12

预算支出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支出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产出数/实际产出数)×100%
质量达标产出数: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预算支出期)内实际达到既定质量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数量。既定质量标准是指预算支出实施单位设立绩效目标时依据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或其他标准而设定的绩效指标值。

12

产出

时效

完成

及时性

5

预算支出实际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支出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时间:预算支出实施单位完成该预算支出实际所耗用的时间。
计划完成时间:按照预算支出实施计划或相关规定完成该预算支出所需的时间。

5

产出

成本

成本

节约率

5

完成预算支出计划工作目标的实际节约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支出的成本节约程度。

成本节约率=[(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100%
实际成本:预算支出实施单位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实际所耗费的支出。
计划成本:预算支出实施单位为完成工作目标计划安排的支出,一般以预算支出预算为参考。

5

  

预算

支出
效益

实施

效益

15

预算支出实施所产生的效益。

预算支出实施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等。可根据预算支出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设置和细化。

15

社会

公众

或服

务对

象满

意度

10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预算支出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因该预算支出实施而受到影响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10

总分

100

 

 

100

  

2

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项目支出名称

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主管部门

益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实施单位

益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项目资金
(万元)

 

年初预算数

全年

预算数

全年

执行数

分值

执行率

自评得分

年度资金总额

407

407

407

10

100%

10

其中:当年财政拨款

407

407

407

10

100%

10

上年结转资金

 

 

 

 

 

 

其他资金

 

 

 

 

 

 

年度总体目标

预期目标

实际完成情况

全面落实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突出产业立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全局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突出产业立市,加快构建“334”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为全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年度

指标值

实际

完成值

分值

自评得分

偏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产出指标

50

数量指标

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100

114

5

5

 

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

7%

7.7%

5

5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3

3

5

5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0

80

5

5

 

“创客中国”益阳市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企业家数

12

12

5

5

 

质量指标

资金使用合规性

合规

合规

5

5

 

中心工作落实情况

高效落实

高效落实

5

5

 

砖厂整治工作

不断推进

不断推进

5

5

 

时效指标

项目资金及时拨付使用

及时拨付

及时拨付

5

5

 

成本指标

资金预算控制

407万元

407万元

5

5

 

效益指标

30分)

经济效

益指标

十大产业链产值

不断增长

十大产业链产值同比增长8.8%

5

5

 

工业投资增长

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7%

5

5

 

社会效

益指标

促进就业

成效明显

成效明显

5

5

 

生态指标

工业领域生态环境保护

不断加强

不断加强

5

5

 

可持续影响指标

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动

持续推动

5

5

 

链群建设

不断推进

不断推进

5

5

 

满意度

指标

10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解决十大产业链问题满意率

≥90%

96%

10

10

 

总分

100

100

 

 

           填表人匡雯               填报日期:2025428               联系电话:                    单位负责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