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发展论坛

“无证明城市”建设,要做好减法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4-04-23 08:47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摘要】我市以进一步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抓手,积极打造“无证明城市”,逐步实现证明材料由“纸质”到“电子”、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转变,让群众“好办事”,享受有温度的“益事易办”政务服务。“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被列入2023年我市十大改革成果。目前,我市通过全面梳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证照、执照、证件等材料,对无法律法规规定的一律取消,对确需保留证明材料的,通过证照汇聚和接口调用、核验确认等方式,实现无需申请人提交证明材料即可办成事。

  曾几何时,奇葩证明、重复证明、循环证明,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造成诸多困扰,备受诟病。

  2022年7月,我市启动“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聚焦“减”“免”两个核心,以“无证明是常态、要证明是例外”为目标,充分挖掘“无证明办事”业务需求和应用场景,积极探索将“免证办”应用拓展到社会服务领域,逐步构建“全市域、全事项、多场景”的“无证明办事”服务体系,有效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

  1年多的时间里,我市“无证明城市”建设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化应用等领域多点开花。以往需要多头跑、反复跑才能开具的证明,如今动动手指就能完成;以往需要携带各类证照才能办好的事,如今只带一部手机就能全部办成……我市通过工作联动、技术创新和数据共享,让企业、群众办事在实现“证明材料”和“实体证照”两个免提交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无证明”应用场景,逐步实现由“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

  “无证明城市”是城市政务服务提升的重要体现,其背后牵动着政府管理的方方面面,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决心和智慧。

  优化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无证明”也不等于“零证明”或不需要证明。我们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在铲除奇葩证明、循环证明滋生土壤的同时,还必须做更多的减法。我们要在流程上做减法,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对政策认真剖析,到一线扎实调研,从源头上解决群众、企业办事所需证明材料多的问题,减少不必要证明,才能更好地实现“无证明”。

  在我们生活中,交电费要扫电费码,交水费要扫水费码,燃气费还有燃气码,各类小程序、公众号、二维码困扰市民已久。在推进“减证办”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推广“一码办”。青岛的经验或许值得借鉴,该市有个“青岛码”,各领域“二维码”与“青岛码”多码融合,互认互通,方便市民生活出行,酒店可实现刷码入住,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刷码就医,多个风景区实现线上购票,线下刷码入园。

  打造“无证明城市”,是建设数字政府的重要契机。我们要通过大力推动政务数字化转型,带动经济社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地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我们不仅要让群众“零跑腿”,还要利用数据把服务前置,把“坐等申请”变为“主动提示”,把“人找服务”变为“服务找人”,优化营商环境,以“店小二”精神做好企业群众的“贴心人”。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无证明城市”建设也需要久久为功。在数字化时代,行政职能部门提高自身施政能力、公共服务部门提高自身服务水平,都要在实践中寻找方向、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在服务上做加法,在手续上做减法,我们的“无证明城市”建设才能迸发出更大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岑今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