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发展论坛

让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名振业兴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3-12-02 10:33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今年9月,省民政厅部署开展全省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我市认真部署落实,经调研筛选确定在安化县烟溪镇全域范围开展数字乡村示范建设,确定沅江市新湾镇为“乡村地名志愿服务”试点乡镇。目前,安化县推出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沅江市推出为期7个月的“新湾印象‘沅’来有你 地名志愿服务”系列主题活动,初步建立了乡村地名数据库,形成“地名+志愿服务”新模式,并搭建了一套地名文化志愿服务管理体系。两地的有益探索提升了本地乡村地名建设水平,也促进了城乡地名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乡村“著名”本意就是要规范地名管理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但现实中常常存在有地无名、地名重名、同地多名、同地异名且写法各异的现象,让人望“名”兴叹,不知何往。部分古老的历史地名更多的是遗留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些抢救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可以说乡村“著名”正当其时!

  古人常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我要说地名“正”则乡村“振”,地名兴则乡村兴。乡村“著名”正是通过规范地名命名、深入阐释地名内蕴、发掘地名文化等行动,让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捷高效,感情上也更有归属感。比如说,为保护本市古街古巷古码头,一个很实用的做法就是守正创新并命名一批历史地名,像益阳明清古巷、三国文化走廊、三国文化系列地名、三周文化广场等,一个个地名就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再如“益阳”本身就是一个蕴含2000多年历史的地名,更是本地人民世代相伴的集体记忆。可以说地名的内涵极其丰富,一个地名就是一本厚重地方史书,我们必须要树立这种意识。

  同时,开展数字地名信息化建设也迫在眉睫。诸如城乡行政建制的变更、乡村市场运营点的变化、快递业务的拓展,无不考验地名信息的准确性和位置定位的精准性。一言以蔽之,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流、物流、客货流、信息流的支撑。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数字地名信息化建设,在手机智能App客户端就能畅游当地景点名胜、规划出行线路、知晓车程站点、熟悉民宿美食、感受地域风情。数字地名信息化建设能够很好地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链、服务链、专业链、人才链,凝聚起城乡地名公共服务的磅礴伟力。

  除此之外,还要推动地名建设转化为效益的“生产场”,让乡村美名远播,进而推动产业兴旺。益阳拥有悠久、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地名作为一个重要的承载体,可说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做些地名的正名、释名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诗经》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芦苇)意象在古诗词里出现得非常高频,也是最能引发文人词情诗意的自然意象。我们完全可以依托洞庭湖的芦苇荡打造并还原诗歌中的场景,吸引广大文艺、文娱爱好者来“打卡”写生、用书画和音像传播。再比如胭脂湖到底是什么湖?李白诗中的“小庐山”又是什么山?洞庭湖畔的疏河到底是条什么河,能产生《白吟浪》这样经典的文学作品?凡此种种,无不引发人们对益阳的想象和向往。这些对我们打造本地文旅品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正是地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隐含的生产力。

  可以说,乡村“著名”跟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做好乡村“著名”工作能让住地居民更有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谁不说俺家乡好”,乡村“著名”行动正在塑造一张张乡村振兴的“金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田其德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