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发展论坛

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湿地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3-12-02 10:24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近日,我市洞庭湖湿地、大通湖湿地均有大批候鸟迁徙来此越冬,媒体记者、摄影爱好者和爱鸟人士闻讯而至,携“长枪短炮”追随候鸟的脚步,拍摄了许多颇为壮观的镜头。鸟儿们时而驻足、时而飞翔,时而嬉戏、时而觅食,万鸟翔集的场景令人震撼。湿地生态的修复和提升,迎来了候鸟纷纷“回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湿地作为“物种基因库”“地球之肾”,在涵养水资源、调节气候、保护生态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湿地的保护和修复显得至关重要。今年是湿地保护法颁发的第二年,配套的法规和制度正在不断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系列湿地生态保护典型案例,全社会保护湿地的意识普遍提升,关注湿地保护的声音越来越多,违规侵占湿地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民众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大大提高,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湿地、爱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强大共识。

  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构建一体化湿地保护新格局。保护湿地涉及的点多面广,与气候、河流、土壤、林地、动植物等多个要素息息相关,湿地保护绝不是“一家之言”,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整合职能部门力量,建立宣传保护、源头治理、生态防控、违法必究等纵向一体的湿地保护体系。紧跟全国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脚步,借鉴其他湿地保护成功经验和湿地开发有效模式,借鉴和学习相关科研成果,建立横向一体的湿地协同发展体系。

  加强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科学合理利用湿地生态资源。湿地气候独特、物种丰富,生态优美且科研价值高,加大湿地科研监测力度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依托湿地优美的生态资源,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充分整合运用科普资源,利用科研监测平台、湿地生物图册、生态研学之旅等多种载体,让人们更好的亲近湿地、保护湿地,兼顾“生态颜值”的同时,对湿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带动辐射周边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湿地文化的普及,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成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欧阳诗卉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