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现代农业改革试验方案突出改革创新主题,针对当前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制约转型升级的突出矛盾,明确改革主攻方向和着力点,自始至终贯穿了一条主线——以改革的办法打破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体现益阳特色、明确重点任务的同时,注重改革连续性,针对顶层设计留下了接口,为把改革推向纵深留足了空间。
方案中以大的篇幅,着重阐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现代农业改革试验的9项主要任务。
一是创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出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创新点是:整合涉农部门农产品质检机构,探索建立综合性农产品质检中心,推动各机构的仪器、技术人员、化验室场地等优势互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探索建立农产品网络销售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线下安全品质管理机制,消除农产品电子商务质量安全隐患等。
二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出了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发农业新型经营业态的一系列举措。主要创新点是:探索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共性服务,把提升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能力作为开展购买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等。
三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主要创新点是:建立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体系;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平台,县里建立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乡镇设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站,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等。
四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措施是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机制。主要创新点是:探索不同区域间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求总量平衡新机制,省内跨市耕地占补平衡新途径,促进不同经济功能区优势互补,实现对农区耕地的保护和反哺;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建立规模经营主体准入机制,开展对规模经营主体经营能力和土地流转用途审查,推行土地流转价格政府指导价制度,完善流转合同备案、审查和履行情况监管制度等。
五是推进金融支农政策改革。措施是大力发展涉农金融机构,创新涉农金融产品,优化改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主要创新点是:创新农村抵(质)押担保方式,推动农业机械设备、运输工具、水域滩涂养殖权、承包土地经营权、水利等基础项目未来经营收益权、大型设备等为标的的新型抵押担保,积极探索农业保险保单、农产品订单、补贴款、租赁费及股权、债权质押贷款,稳妥开展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产权的“三权”抵押贷款;创新适合农业生产的信贷产品,根据农业生产周期特点,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放款进度和回收期限;大力支持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探索互助式保险等。
六是完善财政支农保护政策。措施是加大财政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大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力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主要创新点是:明确涉农资金整合试点路径,对试点县可整合的相关资金下放审批权(项目确定权、资金分配权);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生态补偿制度;开展农作物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改革试点,探索三项补贴资金合并管理办法等。
七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措施是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强种子种苗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主要创新点是:完善农机补贴政策,实行农机报废补贴试点,对适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农业机械,可享受补贴等。
八是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措施是大力发展“两型”农业,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主要创新点是:探索建立“两型”农业指标体系;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各级公共财政投入、市场化运作和村民缴费等多元化投入渠道;逐步减少大湖生产经营活动,积极探索停止大湖对外承包经营、大湖周边现有精养鱼池退出生产经营的机制;加快乡镇集体渔场改革,破解乡镇集体渔场体制障碍等。
九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措施是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主要创新点是:创新城乡规划管理,规范农村住宅建设,明确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农村村民建房的审核报批、监管、查违、拆违等工作职能,进一步规范农民建房,引导、鼓励农民集中居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