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益阳市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政策解读(含音频解读)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4-05-24 10:09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市发展改革委编制了《益阳市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措施》起草背景

  近年来,我市交通运输通道不断完善,现代物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物流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但存在发展层次低端、市场主体偏弱、整体物流费用偏高等问题。近三个月来,我委对全市现代物流业园区、企业(单位)及港口、货运场等场所进行全面调研摸底,组织市直相关部门进行了2次座谈会,与具有代表性的协会、物流企业及物流园区负责人进行了15人次交流,对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研究,并以书面形式征求了17个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的意见,共收到15条修改建议,经认真研究,将部门意见充分吸纳到文本中。根据各方意见,经修改完善后形成《措施》。

  二、《措施》依据和标准

  根据《湖南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湘发改经贸〔2021〕587号)、《湖南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方案(2022—2025年)》(湘发改经贸〔2022〕543号)和市委主要领导在《抢抓机遇,奋力打造“一核一带、多点支撑”的益阳现代物流业发展新格局》调研报告上批示要求,并结合益阳现代物流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

  三、《措施》主要内容

  《措施》从完善现代物流设施、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培育壮大物流企业、推动现代物流提质升级、强化现代物流发展保障等5个方面,共提出13条具体内容。

  (一)完善现代物流设施。一是加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县市区加快农产品集散中心、交易中心、批发市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乡镇建设乡镇运输服务站和村级首末站。二是加快发展多式联运配套设施。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做大做强多式联运企业,整合铁路、港口、海关、货代公司、船公司等多方资源,加大多式联运“一单制”业务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推动绿色智慧发展。开展智能航运示范工程,推动航运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和改造。推动公路基础设施绿色化发展,推广新能源车辆应用。加强车辆、船舶污染排放管控,加快淘汰低效率、高能耗老旧车船。有序扩大充电桩建设规模。

  (二)优化物流空间布局。一是突出中心城区引领。建成以益阳朝阳保税物流中心、益阳货运站、益阳铁公水联运码头为主体的现代国际智慧物流中心,打造全市物流立体网络枢纽,加强以中心城区具有一定规模的冷链物流企业为核心的集中区建设。二是打造特色物流基地。培育建成资阳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赫山兰溪粮食、泥江口竹筷等农副产品特色物流基地,安化茶叶、中医药物流园,桃江铁公水物流园,南县稻虾产业物流园,沅江水产品区域物流中心,益阳高新区市域配送、国际物流、企业物流和综合配套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外向型综合物流基地等。三是培育区域物流园区。优化完善重点综合物流园区、各级分拨配送中心的设施和功能,把传化物流园、金汇物流园、顺丰丰泰物流园等建成综合化程度高、集疏运条件好的示范物流园。

  (三)培育壮大物流企业。一是招大引强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型物流、货运代理和供应链龙头企业,在益阳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分拨中心、运营中心、研发创新中心,支持企业将注册地和纳税地迁入益阳并在区域内交易结算。二是扶持培育骨干企业。培育规模以上多式联运企业,为农副产品、制造业大宗工业品提供一体化全流程物流服务。鼓励本土骨干物流企业整合资源,发展为“链主型”龙头企业。对首次纳入统计库的规模以上企业和入库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入库标准2倍及以上的物流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四)推动现代物流提质升级。一是提升物流数智化水平。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物流业的推广应用;支持大宗商品物流“散改集”;鼓励仓储型企业引进智能系统和装备。二是提升区域配送效率。鼓励支持在工业园区内新建或者改扩建物流专用线、仓储、配送等设施;创新“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冷链配送新业态;促进交通、邮政、快递等资源开放共享,打通工业品、消费品下行“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

  (五)强化现代物流发展保障。一是提升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支持物流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途径筹集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物流行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进一步降低担保费率。二是健全现代物流统计。统筹安排现代物流统计工作经费,开展现代物流统计,完善行业统计标准、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三是优化物流发展环境。在立项审批、土地审批、环评等方面依法依规开辟“绿色”通道,根据物流业发展需要培养各类专业人员,鼓励物流从业人员学技练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者: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