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5日至21日为第九个全民营养周,主题是“合理膳食,食养是良医”。其旨在鼓励大众科学食养,提升自身免疫力。那如何才能吃出健康?19日,记者咨询了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科负责人罗琦。
“均衡营养是关键。”罗琦表示,对于营养,很多市民都存在误区,认为吃得越多就越营养,大口吃肉就是在补充营养。“譬如畜禽肉类、油、盐摄入量远远高于膳食指南推荐量。相反地,豆类、奶类、水果以及粗杂粮等摄入量明显不足。”罗琦指出,目前我市城乡居民营养健康状况仍普遍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同时存在的问题,营养相关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肥胖等患病率居高不下与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密不可分。
究竟怎么吃才能吃出健康?罗琦表示,“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是关键词。首先,要想得到营养,才能吃出健康。大家得知道人体的能量来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大类营养物质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利于被我们机体吸收和利用。此外,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市民可以合理进行搭配。
其次,就是要控制进食时的速度。有的人进食时,速度非常快,几分钟就吃完了。殊不知,食物在口腔内没有经过充分的研磨,以致于经过食管黏膜至胃存储时,有可能会损伤食管黏膜或是加重胃的负担。大家在进食时候应该细嚼慢咽,食物只有充分的研磨后,变成小分子的物质,营养才能易于被小肠吸收。进食时,注意不要进食温度太高的食物,食物温度高,容易烫伤口腔黏膜、食管黏膜;也不要进食太冷的食物,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大家在就餐时,还要注意避免过多摄入重口味的高油高盐餐食,如果每周多次摄入这样的食物,很容易养成重口的习惯。”罗琦说,吃饭是人生第一要事,不仅影响个人身体健康,还关乎全民健康素质,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医疗体系、食物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等。希望大家充分重视“饮食与健康”这件大事,学会认识食物、选购食物,自己设计膳食,尽量回家做饭,保证合理搭配,做到均衡营养,促进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