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璐琦院士(右三)在湖南省道地药材(黄精)良种繁育基地考察调研。
安化黄精九蒸九晒传承古法制作。
林下黄精种植基地。
安化多花黄精。
黄精加工企业生产车间。
核心提示:
安化多花黄精,被誉为长在“冰碛岩上的仙草”,因其独有的药用保健价值,从古至今造福于民。近年来,安化县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禀赋,在抓住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机遇的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黄精产业。目前,全县黄精种植面积达12.6万亩,年产黄精2万吨,实现综合产值32亿元,成为继安化黑茶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由此观察:安化黄精产业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富民强县,让黄精变黄金
5月30日,走进位于安化县柘溪镇广益社区的湖南广硒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股特有的黄精药香扑面而来。置身九制黄精生产加工车间,眼前是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在偌大的黄精加工晒场上,工人们正有序翻晒经过蒸煮工序的黄精产品。锅炉房师傅易德文告诉记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守着锅炉房,掌握火候与时间,将蒸煮后的黄精片出層,然后交工人们翻晒。“看到那一片片乌黑的黄精,就像看到了一块块闪闪发光的黄金。”他笑着说。
据了解,广益社区2024年仅凭黄精产业,集体经济收入就已突破300万元。截至今年5月份,公司共设置固定工作岗位60余个,间接带动近千人投身黄精产业,全村户均年增收上万元。
夏日的大福镇江福村,连绵的青山丛林里,连片的黄精生长茂盛。村办加工厂里,机器轰鸣,精美的黄精茶、黄精片礼盒等产品,正打包发往外地……这个早几年前还很贫困的山村,如今正依托黄精产业,走上富民强村之路。2023年,江福村还是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山上遍地是野生黄精,但村民挖了只能当药材低价卖。”村党支部书记田慧回忆。当年7月,村委出资80万元,硬是在山坳里建起了350平方米的黄精加工厂,迈出产业转型第一步。江福村的成功,在大福镇激起涟漪。“以点带面,江福村的加工厂让全镇39个村(社区)的黄精产业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大福镇镇长姜凛介绍,全镇黄精种植面积从2019年的1000亩增至现在的6000亩,加工厂建成后有100余农户受益,每户增收上万元。
小药材撬动的不只是产业,更是民生。同样,位于安化县柘溪镇对溪社区的湖南安资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黄精种植示范基地里,20余名药农正井然有序地管护黄精苗,百余亩黄精苗亭亭玉立,长势喜人。
“黄精基地解决了很多村民的就业问题,靠着种黄精,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药农邓有红说。企业在柘溪镇对溪社区共开发了338亩黄精种植示范基地,基地紧靠资江沿岸,呈梯田状,层层叠叠,犹如世外桃源。
“今年我打算在湖南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旁边,修建一个观光旅游带,通过延伸黄精产业链,不断推动林下经济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公司负责人熊德良说。
从深山走向市场,从传统迈向现代,柘溪镇的黄精产业不仅重焕生机,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转型升级,擦亮金字招牌
“培育一颗种子,开启黄精时代,助力乡村振兴。”这是安化中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门上方的标语,公司负责人蒋丰登更是将此重任扛在肩上。据了解,2020年12月,他在白沙溪成立安化多花黄精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租赁等方式,流转土地,吸纳当地闲置劳动力。2021年,蒋丰登牵头成立安化中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江南镇思贤村原江南农场的土地,建成安化多花黄精育苗基地145亩。其中建设多花黄精母本园40余亩,用于黄精种子的不断选优和品种纯化;建设种植示范基地30余亩,用于黄精种植实验和技术推广普及;建设可控温、控湿、控草的水肥一体化连栋钢架大棚50余亩,大大缩短了黄精成苗时间,提高了黄精种苗的成活率。育苗基地配合地方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黄精品种纯化工作,使安化黄精成为全国品质标杆,也让中源农业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公司对售出的种苗提供技术上门服务,从选地、整地、选种到肥料配比、病虫害防治,蒋丰登都到现场指导。他跑遍了安化各个乡镇的大山小山,每年上门培训30余场,培训千余人次,成了名副其实的黄精土专家。正因如此,中源多花黄精种苗,播种时即被种植户预订。
在东坪镇槎溪村,“95后”姑娘母丽丽和丈夫蒋双辉这对回乡创业的“黄精夫妻档”,短短几年就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2017年,夫妻俩返乡创立银鸿黄精,在槎溪村建设黄精基地,初期以鲜品销售为主。如今在槎溪村,黄精成了聚宝盆。截至2024年,银鸿黄精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订单收购等方式累计帮扶5800余户农户,户均年增收超万元。企业还优先吸纳闲置劳动力参与种植加工,助力槎溪村从“空心村”变为黄精特色产业村。
近日,在位于长沙市雨花区的湖南博瑞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总部,集团副总裁吴珊接受本报专访。吴珊这位长期在海外市场打拼的精英,2023年从美国公司回博瑞总部述职后,命运从此改变,并与安化黄精结下不解之缘。总部决定由她全面负责开发博瑞安化多花黄精的全产业链,助推安化中医药产业发展。对故乡一往情深的吴珊,放下了海外蒸蒸日上的事业与优厚的待遇,扛起了宣传家乡安化、推广安化多花黄精的责任。凭借丰富的经验与人脉资源,吴珊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她的努力与成就,得到了家乡的高度认可,受聘为家乡的安化多花黄精国际推荐官。博瑞医药目前是安化多花黄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部分产品已由吴珊及其团队拓展进入海外市场。同时,其生产基地影响并带动安化多花黄精的种植,加快当地药农增收致富步伐。
康于嚣嚣古方里,养在博瑞黄精中。博瑞医药于2022年打造的安化中医药文化馆,全面展现了安化中医药的悠久历史和发展成就,成为安化县中药材产业和多花黄精产业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吴珊倡导的“中医药文化出海”战略,通过传播推广安化多花黄精药食同源理念,将中医药文化、养生保健有机结合,让中医药在海外惠及更多人。
产业链接,实现协同发展
3月28日,中国重庆。第一届中药产业互联互通大会暨2025国际大健康产业(重庆)博览会上,安化县荣获“2025年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称号。由此,安化黄精产业发展模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范例,引发全国业内广泛关注。
安化县素有“湘中药库”之称,是湖南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道地药材“湘黄精”核心产区。自2017年起,安化将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主攻安化黄精产业,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安化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出台《安化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实施意见》,聘请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编制《安化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五品一核两翼多基地”的产业发展整体布局,从战略规划到具体扶持措施,为安化黄精产业发展擘画了蓝图。
近几年,安化每年举办黄精产业发展大会,设立促进黄精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23年至2025年,共统筹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全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出台《安化县金融支持中药材产业“白名单”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发放产业贷款2.07亿元,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突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精做深安化黄精产业,近年来进一步夯实安化黄精质量标准源头基础,建立产地溯源、技术培训和地标管理体系,建设种植、种苗繁育等基地,种植面积达12.6万亩,400余家相关企业(合作社)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带动12.8万人就业,单项综合产值达32.1亿元,成为安化富民强县的重要力量。
同时,安化县积极与省、市科研单位紧密合作,依托龙头企业博瑞医药建立省级专家工作站、国家级科技小院等,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安化黄精采用传统“九蒸九晒”炮制工艺,结合现代科技,已开发60余款食养产品,丰富了产品形态。此外,安化通过举办活动、参加展销会、多渠道宣传等方式,提升安化黄精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线上线下拓宽销售渠道,让黄精产品快速进入各类消费终端,成为旅游特色产品,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安化黄精”先后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作为湖南唯一黄精品牌,入选2022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药材)品牌(第23位),进入农业农村部“2024年第一批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2024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甯傛斂搴滅綉绔�
鐪佹斂搴滅綉绔�
鈥滄箻鏄撳姙鈥濊秴绾ф湇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