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周家湾美丽屋场。居民在长椅上休息。周明瑶摄
“蒸排骨,煎黄瓜,再配上一碗蛋花汤,能让孩子吃上可口的热饭,我这陪读就值了。” 在赫山区欧江岔镇高平村东哥超市二楼的出租屋里,汤波妈妈一边擦拭额头的汗珠,一边精心烹制午餐。汤波一家是笔架山人,自高三开始,妈妈为了照顾她,在学校旁边租房陪读。像汤波家这样的陪读租户,高平中学周边有上百户。
作为我市重要的教育基地之一,高平中学带动了周边陪读经济的繁荣。村民李东华将自家一楼改造成超市,并出租8户一居室,600元一个月的租金,让不少陪读家庭找到了温馨的小窝。每天中午,家长提着餐盒向学校走去;暮色四合时,校门口的广场便汇聚起散步的家长队伍。他们沿着油化的村道漫步,路灯将人影拉长,新建的美丽屋场里传来孩童的欢笑声,菜园墙上的彩绘在灯光下色彩斑斓,勾勒出一幅温馨的乡村生活图景。
这份惬意的背后,是高平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亮眼答卷。曾经荒芜的周家湾,如今变身“网红打卡地”:观景亭飞檐斗拱,篮球场跃动着青春身影,健身器材区老人们边锻炼边话家常。82岁的刘觉纯每天都要到新建的美丽屋场转转:“政府在我们家门口修建了小公园,晚上太阳能路灯亮堂堂的,我们每天都来这儿聊天。”
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高平村投资上百万元,对6100余米公路进行提质改造,加宽硬化1800余米,并安装了142盏路灯,曾经漆黑难行的夜路,如今变得明亮又安全。此外,因地制宜打造了190米文化长廊,将教育理念融入乡村肌理。紧邻长廊的人才服务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未来这里将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等一站式服务,通过定期举办培训交流活动,与高平集团教育资源形成联动,构建起从基础教育到人才培育引进的完整生态链。
沿着整洁的村道前行,48亩木槿花生机勃勃。村党总支书记胡赛平说:“我们村发展就像在爬坡,一直盼着个发展特色产业的好契机。现在这木槿花种植,便是递来的一根‘助力绳’。”2024年起,高平村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木槿花种植,并与叶姿国际公司合作进行木槿花加工,带动村集体增收8万元。村集体投入11万余元,完成土地平整和苗木种植,其中群众住地前后的10亩荒地交由村民自行打理,收益全归个人,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欧江岔镇政府与村“两委”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培训,提升种植技能。
从陪读家庭的烟火日常,到和美乡村的诗意栖居,再到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高平村正以多元的姿态,绘就产业旺、乡村靓、生活美的和美新画卷。
市政府网站
省政府网站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