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免费送您六瓶半年用量的蓝莓叶黄素,叶黄素主要针对青光眼、白内障……”4月29日上午,家住资阳区汽车路街道三圣殿社区的刘先生接到一通归属地不明的电话,在一段机械的AI语音过后,电话转接至人工客服,开始推销产品。刘先生称,这几个月他经常接到推销药品或是推荐炒股之类的骚扰电话。“不接吧,怕漏掉快递或者其他重要电话,接了才发现又是骚扰电话。”刘先生一脸无奈。这些电话的号码、归属地各不相同,拉黑一个又会冒出新的,实在防不胜防。“如果能够以整治电信诈骗的力度来整治骚扰电话就好了。”刘先生感慨。
近年来,骚扰电话治理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新型骚扰手段频现,导致防控难度加大。为此,建议相关部门主动作为,明确骚扰电话判定标准和处罚机制,厘清各方责任和义务,开展专项行动,加大对骚扰电话的整治力度。电信运营商应强化通信资源管控,运用AI技术提升骚扰电话识别拦截和风险预警能力,及时阻断智能外呼违法行为,从源头扼杀骚扰电话的产生。就用户而言,则可启用手机自带的“防骚扰”功能,或使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骚扰电话拒接”服务拦截骚扰电话,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警惕陌生来电。
市政府网站
省政府网站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