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套种实现“一地四收”

——新桥河镇新胜村探索“高矮结合”种植模式盘活林地8000亩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4-17 09:07 浏览量:114
字体: 小 大

  4月11日,资阳区新桥河镇新胜村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在栽种的南酸枣、木槿植株间施肥、平整土地,为中药材紫苏播种做准备。“紫苏是我们今年引进的新品种,4月下种,全年可采摘,亩产值最高可达4000元。”村党支部书记龚志明介绍,紫苏叶、梗均可入药,且种植周期短、效益高,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龚志明介绍,虽紫苏喜阳,但目前基地的木槿、南酸枣植株均较小,利用植株长大的这5年时间套种紫苏,既提升了种植综合效益,也不影响各自的生长。“我们与湖南诺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企业提供种子、化肥,全程跟踪服务,村民只负责浇水、除草。”龚志明笑着说,这样的合作模式村集体、农户“几乎没有风险”。

  紫苏仅是新胜村重点发展的林下经济作物之一。新胜村拥有林地面积8000余亩,过来闲置较多。按照宜种则种的思路,2023年4月,村里探索推进“南酸枣+木槿花+冬瓜”的立体种植模式。“这种模式能够调整山区、半山区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发展‘高矮结合’‘一地多收’,成功盘活了土地资源。”龚志明说,这对属于浅丘地区,土地相对贫瘠的新胜村来说,特别适合。“南酸枣树还处于嫁接苗阶段,明年长至一人多高时,我们会将2万株南酸枣树免费发放给村民,通过‘认领管护+保底收购’机制,打造庭院经济,既美化了人居环境,又让村民增收。”对未来,龚志明充满信心。在探索立体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去年3月,新胜村流转了230亩山地发展林下经济,并根据市场情况,将套种冬瓜改为套种南瓜。目前,该村共发展林下套种总面积630亩,有木槿花630亩,紫苏180亩,南瓜400亩,嫁接南酸枣苗4万株,预计产值达250万元,能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在山上种作物,过去最大的难题就是要挑水浇苗。”龚志明介绍,以往浇灌一亩地至少要花4个人工,如遇旱情还得雇人。今年村集体投入资金30余万元,为基地配套滴灌系统,此后,一个人就能管理土地上100亩,每亩少花人工费1000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陈徐文倩 钟浩 彭翔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