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只可爱的东方白鹳幼鸟。高宏摄
4月5日傍晚,在南县舵杆洲遗址区域监控铁塔上的鸟巢内,5只东方白鹳幼鸟经成鸟30多天的精心孵化后,成功破壳,孵化率100%。益阳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南县管理局舵杆洲管理站再次见证并记录了这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孵化破壳的全过程,验证了东方白鹳已从“候鸟”变为“留鸟”。
据统计,2024年,南县舵杆洲区域越冬候鸟数量达40余种,超3万只,其中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东方白鹳有50余只。去年5月,该区域首次监测到2只东方白鹳幼鸟破壳,今年再次监测到这一情况,且破壳幼鸟增加至5只。东方白鹳对栖息和繁衍环境要求极高,其变为“留鸟”定居此地,是南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见证。
近年来,南县通过水生植物恢复、微地形改造、隐蔽地建设、食源地建设等措施,不断优化鸟类栖息环境。同时,探索实践生态保水、生态补水、苔草合理收割等生态举措,修复湿地541公顷,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92.9%,县域内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城市水体全面提质。2023年6月,舵杆洲区域首次监测到青头潜鸭繁殖,创下目前已知中国青头潜鸭繁殖纬度最南的纪录。
除了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全县严格按照“林长制”等工作要求,持续实施“人工巡护+24小时视频监控”的全方位保护机制,显著增强日常监管力度和效能。2024年,保护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0余次,查处非法捕捞案件4起;充分利用无人机、红外相机等技术设备,扎实开展日常监测工作,顺利完成越冬水鸟调查4次。
市政府网站
省政府网站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