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姐姐”检查蜂箱。卢静摄
“家人们好!我是蜜蜂姐姐,今天带大家看云摇蜜。”4月10日,在桃江县石牛江镇一片油菜基地里,“蜜蜂姐姐”一开直播,瞬间点燃了直播间观众的热情。
春意盎然,“蜜蜂姐姐”带着她的400多箱蜜蜂,开启了新一年的追花逐蜜之旅。记者跟随她的脚步,探访这位新时代蜂农的“甜蜜事业”。
“蜜蜂姐姐”原名叫杨朝辉,是桃江县高桥镇赵家山村人。2014年之前,她在外打工,因一场意外手指致残。2014年后,她回乡创业,先后尝试竹林承包、茶叶种植、千两茶加工、环保炭销售等多个项目,但发展均不理想。
尽管屡遭挫折,但“蜜蜂姐姐”始终没有放弃。直到2017年,她发现村里有老人养蜂,这份事业投入少、见效快,只要勤劳,卖出蜂蜜就有利润。她怦然心动,当即弄来30多个蜂箱,开启“甜蜜的探索”。
说来有趣,起初,“蜜蜂姐姐”只是想将蜂蜜赠送给买大米、茶叶的客户,借此引流。谁承想,这些“甜蜜赠品”反而成了最抢手的商品。老顾客们不断回头,点名要她的蜂蜜。更让她意外的是,新客户们都是冲着这口纯正的蜂蜜而来。
赠品成了爆品,市场反馈让“蜜蜂姐姐”看清了方向,真正的好蜜从不缺市场,优质的农特产品自然会赢得认可。她毅然转型,把蜂蜜作为拳头产品,深耕优质农产品领域,并给自己取名“蜜蜂姐姐”。
产业转型,还得提到她的合作人许梦良。许梦良是灰山港镇的养蜂师傅,2019年两人在县里参加直播培训时认识。当得知“蜜蜂姐姐”的想法后,许梦良十分支持,并成了她的最佳搭档。
然而,真正入行后,“蜜蜂姐姐”才尝到养蜂的艰辛。“特别是转场时,连续30多个小时不眠不休。”“蜜蜂姐姐”说。转场是指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方的花期,将蜂群转移到当季有花的地方,以便蜜蜂采集到花蜜,从而产出优质的蜂蜜。转场时,需等傍晚蜜蜂归巢后连夜装车,马不停蹄赶往下一站,再摸黑为蜂群找好安置点。蜜蜂的活动范围围绕蜂箱两公里,稍有不慎,蜂群就会迷失方向。
好在有许梦良的支持和指导,“蜜蜂姐姐”逐渐走上了正轨,她不但将养蜂的过程搬进了直播间,每年5月底,还带着蜂箱往重庆的大山里赶。
养蜂路上总有风雨。有一场暴雪,至今深深刻在“蜜蜂姐姐”的记忆里。那年寒冬,她载着满车蜂箱从重庆返回桃江,因大雪封路,在张家界境内遭遇高速分流,只好将车停进隧道暂避。乐观的她索性打开直播,这场雪夜直播吸引了数百名新粉丝,创下她单场增粉的最高纪录。回到桃江后,“蜜蜂姐姐”迫不及待地开直播分享回家的喜悦,可当后车厢打开的那一刻,她的笑容凝固了。蜂箱里静悄悄的,80%的蜜蜂已冻僵在箱底。她忘了镜头还在记录,豆大的泪珠止不住地滚落。“姐姐别哭,我们心疼你!”“不哭不哭,蜂蜜我们全包了!”直播间里,暖心的留言不断刷屏。还没等“蜜蜂姐姐”平复心情,粉丝们自发接龙,以每公斤200元的价格,将她带回的几百斤蜂蜜抢购一空。
蜂蜜事业蒸蒸日上,“蜜蜂姐姐”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桃江县供销社主动伸出橄榄枝,邀请她在县城开设农特产品展销中心,专门销售桃江各地的土特产。“蜜蜂姐姐”经常到农户家中收购农特产品,还组织20多户农民种植红薯和高粱,年回收红薯60吨,并带动100多户闲余劳动力就业,发放劳务工资40余万元。
如今,“蜜蜂姐姐”和许梦良的蜂箱已发展到400多箱,年产值约200万元。他们创办的桃江县蜜蜂姐姐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湖南省示范蜂农合作社,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
市政府网站
省政府网站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