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夜经济开新篇 农文旅融合促发展

——南县罗文夜市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3-26 08:58 浏览量:168
字体: 小 大

琳琅满目的小吃摊前围满了顾客。刘馨予摄

  3月中旬,一场马拉松让南县罗文花海仅用一个上午就吸引了上万名跑友、游客。夜幕降临,一旁的罗文洞庭之心广场霓虹璀璨,集装箱改造的移动餐车飘出阵阵烟火,荧光涂鸦艺术街区游人如织,露天球赛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近年来,南县以罗文村为示范点,努力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乡村夜经济新标杆,这座曾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庄,如今依托夜经济与农文旅深度融合,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从“涂鸦村”到“不夜村” 创新业态激发乡村活力

  罗文村的蝶变始于“文化+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罗文村以涂鸦艺术为特色,打造了国际涂鸦艺术节、花海马拉松赛等品牌活动,成功吸引游客目光。但如何让“流量”变“留量”?南县将目光投向了夜经济。

  2020年,罗文村首次推出“罗文夜市”,40余家商户参与,首日便吸引1万余人次,单日美食销售额突破50000元。此后,夜市持续升级,2023年国庆期间,日均人流量达2万人次,常驻商家增至60余户,辐射带动周边300余家商户,形成了集夜游、夜娱、夜购于一体的“罗文夜总汇”主题夜市。

  “夜市不仅卖美食,更卖体验。”据县农科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光影涂鸦、露天球赛、亲子小火车等多元业态,让游客从“走马观花”转向“沉浸体验”。2024年,夜市还引入“夜景涂鸦”技术,通过3D m apping和荧光颜料,打造《荷塘四季》《绿境森林》等艺术作品,将夜晚的村庄变为“光影画廊”。

  农文旅融合 产业链延伸助力富民增收

  夜经济的火爆,带动了乡村全产业链升级。罗文村以花海、涂鸦、夜市三大IP为核心,发展民宿、露营、研学等配套产业,形成“白+黑”全天候旅游模式。村民周大姐原本在外务工,如今返乡经营特色小吃摊,月收入超万元。她说:“家门口赚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得益于夜经济的红火,罗文村村民也干起了他们从未干过的夜市营生,200余户农户纷纷摆摊设点,推出擂茶、姜糖等现做美食,菜油、豆腐乳、坛子菜等土特产,罗文编织、涂鸦艺术品等伴手礼,真正实现了从“农民”到“新农人”的跨越。

  目前,全村夜间新增岗位200余个,周末经济峰值突破100万元,农户经营性年收入户均达20万元。同时,村级组织全程参与夜市管理,引导整合村内夜游商业设施设备参与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25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20万元。

  政策赋能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振兴”

  南县的成功,离不开政策精准发力。当地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整合财政、文旅、农业等多部门资源,提档升级罗文村基础设施,建成夜行长廊、罗文院子等十分适合亲子游的设施和民宿。其中,“罗文秘境”露营基地自2024年开业以来,已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

  同时,南县创新“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构建产销一体化产业链,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24年,罗文村民宿聚集区入选湖南省乡村旅游“四个一百”工程,成为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标杆。 “夜经济不仅推动了旅游和消费,更是乡村振兴的‘催化剂’。”县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拓展“文旅+体育”“文旅+研学”等新业态,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从洞庭湖畔的静谧村庄到灯火璀璨的“不夜村”,南县罗文村以夜经济为笔,绘就了一幅农文旅融合的振兴画卷。这里的故事证明,乡村的夜晚,不仅能点亮星空,更能照亮共同富裕的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刘馨予 崔志文 任杰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