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机在翻耕作业。苏钢摄
3月22日,赫山区谢林港镇云寨村的田野上,机器声轰鸣,绍纯家庭农场的两台旋耕机忙着翻耕,掀起片片新泥。这个周绍纯、卜柳英夫妇和儿子周星共同经营的现代家庭农场,正以“机械军团”的硬核实力,描绘着乡村振兴的春耕图景。
清晨,随着“突突突”的声响,旋耕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泥土如浪花般翻涌。“我们今年计划种515亩早稻,预计产量24万公斤。用这两台大马力旋耕机,预计11天就能把地全整出来。”周星介绍。
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新翻耕过的农田里土壤松软均匀,如同筛过一般。“我们从3月初就开始了春耕服务,每年3至4月,农场要为10余家农户完成机械化翻耕作业。”说到农机的好处,周星算了一笔“春耕账”。“过去靠牛犁地,两个人一天最多翻2亩地,现在机器每天能耕50多亩。”更令人欣喜的是,机械耕作的深度达到20至25厘米,比传统人工耕作要深,为作物生长提供了更优的土壤环境。“现在政策好,买种子有补贴,秸秆回收有补贴,购置农机也有补贴。今年我家购置的一台2025款高配旋耕机,全款16万多元,政府就补贴了2万多元。”卜柳英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惠农政策,“去年种双季稻、‘稻-油’600亩,刨去各类成本,净收益20万元。”她算着经济账,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目前,绍纯家庭农场拥有各类农机共15台,能满足云寨村1200亩农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需求,助力农民增收跑出“加速度”。谢林港镇党委书记曾逸文介绍:“全镇现有39个家庭农场,绍纯家庭农场作为机械化示范点,带动周边农户农机普及率提升40%。”
市政府网站
省政府网站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