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产教融合基地实践学习。刘美玲摄
“汽车仪表盘发动机故障灯亮了,我用仪器检测发现燃油继电器出现故障,更换后故障顺利解除。”3月19日,在益阳高级技工学校产教融合基地(以下简称“基地”),高三学生蒋理掀开汽车引擎盖,眉飞色舞地和同学分享自己解除发动机故障的过程。
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工业园区面临着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高端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亟需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资源支撑产业提质。2022年12月,龙岭产业开发区与益阳高级技工学校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基地选址于龙岭产业开发区的工业园区,把教室建在生产车间,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2024年9月,基地正式建成,建筑面积23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余名学生开展实践学习。益阳高级技工学校将传统的三年制教学分解为“1.5+1+ 0.5”的教学模式,即1.5年的校内学习、1年的基地实践学习、0.5年的企业岗位实习,确保学生上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
龙岭产业开发区发挥企业、技术、市场等资源优势,为益阳高级技工学校提供教学、培训、实习场地。益阳高级技工学校提供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推动信息资源共享。该校还引进两家本土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实行“学校学习+企业实践”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通过课程对接岗位、学习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全方位复刻真实的工厂环境,为企业培养复合型产业工人。根据企业生产需要,目前,基地开设了汽车专业,共有5个班级的200余名学生到基地轮训。益阳高级技工学校安排省、市级技能大师、骨干教师开展教学,10名企业技术骨干常驻基地,针对汽车故障维修、保养、维护、改装等进行实践教学。每天清晨,企业将待修车辆运送至基地,让学生参与汽车维修实操。
目前,龙岭产业开发区已与19家本土企业达成联合办学意向,为园区企业定向培养技能人才,确保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龙岭产业开发区负责人介绍:“下阶段,将以产教融合基地为依托,强化园区、技校、企业三方联动,共建技术研发中心,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项目,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市政府网站
省政府网站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