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清晨,南县浪拔湖镇新口村党总支书记刘新华骑着摩托车,穿梭在乡间小路上。他时而停下车子,与村民拉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时而在村道旁或村民的房前屋后,细细观察村里的变化。
新口村曾因人口众多、村情复杂,被称为“告状小村”。然而,自2017年3村合并以来,这里悄然蝶变,连续8年保持“零上访”纪录。村庄里,村容整洁,邻里和睦,村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这一切的转变,离不开新口村实施的“四步闭环”工作法。
新口村位于南县北部,刘新华是并村前原驿码头村党总支书记,因治村有方、深得民心,被推选为新口村的“领头雁”。“群众需要你干什么,你在任上就该干什么。”这是刘新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总结多年基层工作经验,提炼出“四步闭环”工作法:第一步深入走访,实地发现问题;第二步统筹谋划,制定解决方案;第三步跟踪督办,推动问题落实;第四步开展回头看,确保长效治理。
新口村地处蓄洪垸区,村庄面积广,村民居住分散,村组道路条件不是很好。刘新华给村委班子立下硬规矩:开车上班的村干部都改为骑摩托车。这样一来,既能快速到达偏远小组,又能随时停车与村民交流,真正做到“脚上沾泥土、心中有民情”。
村口曾有一个T字形路口,是村民心中的“隐患点”。去年,刘新华骑车经过时,目睹一辆小车因急速转弯险些酿成事故,他在路口连续蹲守3天,发现由于视角盲区加上车速过快,这里成了“事故黑点”。
带着详实的调研数据,刘新华立即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最终决定对T字形路口改道。改道后,该路段再未发生交通事故。村民纷纷点赞,称这是“暖心的安全工程”。
新口村还创新推行“1+5”值班制度,每天安排1名村干部在村委便民服务中心坐班值守,负责接待来访群众、处理日常事务;其余5名村干部则下沉5个责任片区,每周至少开展3次入户走访,做到“三必访”——困难群众必访、重点人员必访、矛盾纠纷必访。
郑某是新口村的外嫁村民,丈夫去世后,她长期在长沙务工。近期,她因与务工单位发生纠纷,情绪激动,扬言上访。村干部获悉后,迅速组织村班子成员商讨对策,最终由刘新华带队前往长沙调解。在刘新华的耐心协调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成功化解矛盾。
只有用心化解矛盾,才能真正成为村民信赖的“主心骨”。新口村“四步闭环”工作法的背后是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通过“三步前瞻”预警、“多元化”排查、“亲情化”调解三项机制,构建起矛盾纠纷化解的坚实防线;以“耐心+责任心”为基础,以“学习+创新”为动力,以“快速+高效”为目标,形成一套务实管用的“三步工作法”,为乡村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村里,村干部像天气预报员一样,提前预判村民行为,精准捕捉苗头性问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像乡村‘侦探’一样,结合秸秆禁烧、防溺水、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入户了解村民的经济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生活等情况,确保排查无死角、问题早发现;又如‘亲情使者’一般,巧妙利用村民的亲属、姻亲关系,让矛盾纠纷在温情中悄然化解。”刘新华说,从“麻纱不断”到“零上访”,新口村“四步闭环”工作法是乡村振兴的“通关密码”。
村干部用心用情,赢得了村民的支持。过去村里泥巴路很多,近年来,在全村努力下,硬化公路28公里,其中4.5米宽的公路有6公里,小车可以通到95%的村民家门口,还安装了700多盏路灯。
路好走,田好种,水好喝,电好用,环境美……新口村以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为矛盾排查化解奠定了坚实基础。
甯傛斂搴滅綉绔�
鐪佹斂搴滅綉绔�
鈥滄箻鏄撳姙鈥濊秴绾ф湇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