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车间的全自动化包装设备。孙殉华摄
一块魔芋从云贵川的山地,千里颠簸来到益阳市食品加工园,经过精洗、磨粉、制作成坯之后,在缺牙齿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再经过蒸煮、调料、摊晾、包装、杀菌、装箱等程序,摇身一变成了“缺牙齿”休闲健康麻辣食品,每天以上万件快递、10多辆物流大卡销往全国各地。我市食品产业中的这一魔芋单品,去年神奇地创造了3亿多元的产值,为资阳区创税收近1000万元。
2月8日,在缺牙齿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益明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该公司生产车间探访。换鞋、戴帽、穿上洁净的工装,接着到洗手池边,按七步洗手法洗手,然后拉开一扇不锈钢门,进入一个独立空间沐风吹尘。完成这些步骤后,王益民推开另一扇门,引记者进入无菌生产车间。车间内是38台全自动包装设备,已入味的魔芋被切成小长条,在工人的控制下快速密封进入包装袋内。“每包魔芋16克,每天生产500万包,每天两班共30个工人,每人值守3台机器,效率很高,这在之前是根本做不到的。”王益民告诉记者。
来到发货区,4个女工正手脚麻利地分发快递包装,每个人面前摊放着很多收货标签,记者凑近一看,河南、河北、辽宁、江苏、贵州、广东的订单都有。“这些小货单每天1万多个,客户主要从抖音、拼多多下单,遍布全国各地。大单通过物流,10吨的卡车每天发10多车。”记者听后啧啧称奇。“缺牙齿”老板徐卫民却不以为奇。他今年过了60岁,本不想太拼,但自去年5月份以来,魔芋食品订单出现了爆发期,这让他拉满了信心和责任心。他说起“缺牙齿”的来历:1980年,他在桃花仑菜市场做小菜生意,后来做过熏鱼、卤菜生意,也专门杀鸡鸭送货上门,比较辛苦。有一年骑单车送货时,不小心摔倒在地,连门牙共磕掉了5颗牙齿。2003年,他索性注册了“益阳市缺牙齿鸡鸭总汇”营业执照。有了一定的积蓄,2007年,他办起了“缺牙齿食品厂”,做开袋即食的“瓦窑鸡”,还有附加产品“黄金爪”。因为产能小、资金周转慢,发展过程中一度停滞。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下,他看准了质量标准高、全自动化生产、健康休闲食品的发展方向。
“2019年,我看到了一篇休闲食品市场消费新趋势的文章,就是肉食转为素食,当时就萌生了有关想法。”徐卫民介绍。念想之间,他发现魔芋在云贵川等省滞销,农民望地兴叹。经过考察分析,他认定魔芋的魔力所在,它淀粉含量高,容易发热,暖胃,结合年轻人的喜爱,应该在北方有市场。经过反复试验,他开发了4种风味的“缺牙齿即食魔芋”,在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开展营销活动,逐渐收到了效果。去年5月1日,公司放了几天假后,订单突然从四面八方涌来。市场虽具有不确定性,这泼天的财富也不是随便来的。“缺牙齿魔芋”风味独特,迎合了年轻圈层,可视的标准化生产又让消费者吃得放心,这也是徐卫民用心抓质量、抓安全生产的必然所得。至去年年底,公司仅魔芋单品营业销售就破了3亿元。
成功绝非偶然,徐卫民并不担心机会昙花一现。他在算一笔账:魔芋休闲食品快销,拉动了整个产业链。他为乡村振兴做了一件值得的事。据了解,农民种下的魔芋,亩产平均3500公斤,从以前的滞销,到现在的俏销,收购价目前每公斤6元,农民亩产收入超过了2万元。精粉价格从每吨3万元,涨到了目前每吨9万元,全产业链受益了。更欣慰的是,他现在的车间,每天吞下100吨鲜魔芋,相当于每年为农民带来了上亿元的收入。为此,他决心更大了,来到一处工地,他说,这里今年就要建起一栋5层楼、2万平方米的厂房,总投资6000万元,车间标准比现在的还高。到时候,还有新的产品投入市场,相信会比现在更好。
市政府网站
省政府网站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