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将土壤覆盖在菌种上。王子昕摄
11月13日,资阳区沙头镇富兴村的赤松茸种植基地里,10多位村民忙着下菌、覆土、覆草、清沟,种植新一季的赤松茸。可喜的是,为赤松茸保暖盖上的“稻草被”就是利用的水稻秸秆,这不失为一个秸秆变废为宝的好办法。
“赤松茸不怕风吹霉变太阳晒,40天左右就能出菇,一茬接一茬能长到来年的四五月份。”富兴村村干部黎声波介绍,今年富兴村村集体合作社的土地上种植了8亩赤松茸,每亩赤松茸种植可消耗20亩稻田的秸秆,这片种植基地已经回收利用了全村100多亩稻田的废弃秸秆。赤松茸亩产可达2000公斤,目前富兴村已经和益阳洞庭芦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通过“村集体+企业”产销结合的模式,将这些赤松茸以鲜菇、冻干蘑菇、蘑菇酱等形式出售,预计到明年春季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同时,赤松茸从培育到采摘、运输,每个环节都有当地村民参与完成,在冬季农闲时,可为富兴村带来20余个就业岗位。
“等明年开春气温升高了,我们再种早稻,冬闲田不闲哩。”黎声波介绍,稻菇轮作的模式可以将土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并且种植赤松茸可以有效改善土质,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来年赤松茸收获后,被菌丝腐烂的秸秆还可以作为肥料为水稻种植提供有机营养,形成生态循环种植的高质高效模式,真正实现“一地生多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王子昕 曾雯逸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