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闸锁平安

——黄茅洲大闸阻洪见闻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4-07-05 09:25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闸门外是水流湍急的赤磊洪道,闸门内是波澜不惊的塞阳运河。一闸之隔两重天。7月2日16时,黄茅洲大闸塞阳河管理所的工作人员站在闸门边,通过手机观测水位变化:外河水位34.90米,内河水位29.34米,闸门内外的水位相差5.56米。如果闸门失控,近两层楼的落差,会让河水如野马脱缰般涌入塞阳河,洪水泛滥,大通湖垸内将一发不可收拾。

  塞阳河管理所主任曾伟介绍,塞阳河贯穿大通湖垸,全长61.5公里,有效覆盖大通湖垸26个乡镇、500多个行政村,灌溉受益面积169.02万亩。他深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性,这道闸门像一把平安锁,钥匙牢牢地握在他们手中。

  黄茅洲大闸原名黄茅洲船闸,机构名称为益阳市黄茅洲船闸运河管理所,在前苏联专家援助下,于1956年建成,是当时湖南省最大的船闸。原湖南省省长程潜题写的“黄茅洲船闸”几个大字,至今仍在大闸建筑顶上。过去几十年,整个大通湖垸的货运、客运均通过船闸,繁荣程度可想而知。

  随着时代变迁,陆路交通日渐发达,黄茅洲船闸的运输功能逐渐消退。2008年6月,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将其更名为黄茅洲大闸塞阳河管理所,大闸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阻洪、抗旱补水,船运基本消失。2019年5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把黄茅洲船闸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茅洲大闸走过了68年历程,相连的塞阳河仍然是整个大通湖垸农田灌溉、养殖、沿河两岸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的主要取水源,平均每年为垸内补水2亿多立方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不同于其他穿堤建筑物,闸室净长50米,闸身结构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用防渗混凝土板墙与大堤连接。闸室有三道闸门,分防洪门、上闸首、下闸首,全都用钢板焊制而成。防洪门有11.5米高,分4层升降,升降采用人工智能设备,可手机、电脑一键操作。

  管理所负责人懂得黄茅洲大闸抗洪的重要性,4月份就提前为工程设备做了“体检”。汛期来临,他们每周做一次闸门升降调试,对钢索、滚轮、止水胶圈进行维修、保养。目前,他们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难,按5个班、每班6个小时全天候值守的办法,安排人员现场值守,收集水情资料上报,枕戈待旦与洪水抗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孙殉华 李胜利责任编辑:徐王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