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基地里采摘蔬菜。王路佳摄
1月5日,记者来到享有盛名的“蔬菜之乡”南县武圣宫镇。正值菜薹成熟收获期,在美侬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里,大片绿油油的菜薹长势喜人。菜薹百亩连片,20多名村民分散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分拣、打包……
村民刘伏珍兴高采烈地说:“我年纪大了,出去打工很难找到工作。在合作社当蔬菜采摘工人,一天有100多元收入。”社里像刘伏珍这样的村民有不少。他们把家里的田地以冬季短期流转的方式,按每亩100元的价格流转给合作社,平时来采摘蔬菜,每人月工资收入可达2000多元。
武圣宫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采取“稻—稻—菜”“稻—菜”“菜—菜”等轮作模式,充分利用土地空间,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实现水稻和蔬菜绿色生长,每亩每年可直接增加效益2000多元。2023年,全镇蔬菜复种面积2.6万亩,总产量3万吨,总产值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成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
发展蔬菜产业,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各方齐心协力。镇党委、政府结合当地蔬菜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市场需求,大力引导建设了丝瓜、精品南瓜、豆角、“菜-稻-菜轮作”“油蔬两用”基地,逐步形成了以菜薹、榨菜等冬季蔬菜为主,豆角、辣椒等常规蔬菜为辅的蔬菜产品结构,并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蔬菜产业走上“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道路,探索出“菜薹+瓜果”“菜薹+水稻”等套种模式。各合作社和菜农协商,采用灵活的土地流转方式,通过年度承租、冬闲承租、长期承租和土地入股等方式,成功将土地变资金变股金。季节性土地流转约100元/亩,常年性土地流转约500元/亩,土地入股享受盈余分红,合作社和农户实现共赢。“通过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引进龙头企业种植蔬菜,不仅为村民增加了土地租金收入,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也给村集体经济带来很大收益,土地季节性撂荒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武圣宫镇党委书记覃湘桂介绍,为支持鼓励蔬菜产业做大做强,镇财政、农技等部门对合作社全方位开展生产、管理、营销等专题培训和技术指导,重点扶持培育了一批发展规范、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典型。为拓宽蔬菜销售渠道,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提高种植收益,该镇积极开展招商工作,成功引进饭碗里蔬菜种植合作社,形成了一条集种植、收购、加工、出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合作社定向收购村集体、种植大户和村民种植的蔬菜。
目前,全镇蔬菜销售以零售、小批发商转销的传统模式为主,以与兴盛优选等线上平台合作的新型销售模式为辅,逐步构建线上线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产品畅销省内和广州、深圳、东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