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自来 做大做强机修厂 带领乡亲奔富路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3-06-08 08:55 浏览量:282
字体: 小 大

  6月4日,正逢周日,位于安化县梅城镇十里村的宏通机械制修厂内生意红火。店里的常客杨志飞告诉记者:“这里服务周到不说,价格也合理。如果是周围的村民来这里维修机械,大多还免费。”

  这家综合性机械制修厂的创始人夏自来今年55岁,出生于烟溪镇一个老搬运工家庭,是一名退役军人。1988年,夏自来入伍。3年的部队生活,让他练就了坚韧不拔、敢闯能拼的军人品质。1991年,夏自来被分配到安化县农机厂。工作时,他充分发扬军人本色,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学习钳工、焊工等技术。但好景不长,1998年,农机厂解散。“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绝对不能给政府添麻烦,不能靠补贴过日子,想要彻底改变,得靠自己!”他不等不靠,义无反顾走上创业之路,并于2007年正式创办启安新区机械制修厂。

  万事开头难,摆在夏自来面前的是诸多问题:资金不足、设备不全、没有技术好的师傅……为此,他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到外地考察学习购置新设备,摸索生产管理新办法,通过招收学徒,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技工师傅。

  2014年,梅城镇开展镇容整治,镇内不能办厂,夏自来积极配合,借款120万元,在207国道旁新建厂房、添置设备,并将工厂更名为宏通机械制修厂。靠着诚信经营,新厂年生产总值100多万元,总资产达200多万元。

  16年来,夏自来将技术倾囊相授,带出了不少技术精湛的徒弟,为多名退役军人和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只要我有饭吃,保证你们也有饭吃。”这是夏自来对工人的承诺。他深知工人的辛苦,从不拖欠员工工资,还额外设置各类津贴、奖金。如今,工厂工人人均年收入达6至10万元。

  夏自来常年坚持参加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为村里的娱乐活动场地置办健身器材,为村民提供收割机、犁田机、耕地机等农具免费修理服务。“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时刻准备着!”这是夏自来常挂在嘴边的话。他说,要继续扩大规模,给更多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把技术教给更多的人,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刘舒婷 吴琼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
鍒嗕韩鍒帮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