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记者在南县厂窖镇肖家湾村稻蛙养殖基地看到,青绿的水稻田上空被防晒网罩着,稻田里随处可见一只只田蛙,呈现出一派稻蛙和谐共生的田园景象。
“中午蛙一般都躲在水稻里歇息。看,那几只还在稻田边的食台上觅食。”基地负责人管鹏领着大家来到田坎上,只见他轻轻打开防晒网罩“大门”,脚还未踏入稻田,密密麻麻的田蛙瞬间就“炸开了锅”,管鹏迅速弯腰用手指捏起一只成年的田蛙。“大的田蛙有我半个手掌这么大。”管鹏说,今年农历二月基地孵化育养蛙苗,幼蛙放在稻田里养,4个月就能长成大蛙。蛙的销售时效性不强,如果市场价格低,可以留田等价格合适再出售。
“80后”管鹏从小在农村长大,幼时常与父母在农田劳作,这让他对田园有一种特别的依恋之情。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北京务工的管鹏从新闻中了解到农村发展前景较好,便放弃在外打拼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创业。万事开头难,开始时管鹏毫无头绪,不知从何着手,好在家人支持他,为他打气。
一日,他坐在田埂上,回忆起小时候在田间跑,耳边尽是蛙声。现在都把龙虾和水稻一起养,那稻蛙是不是也可以一起养呢?带着这个想法,管鹏花了几个月考察和摸索,逐渐明晰了思路,投资200万元成立了稻蛙养殖基地。
蛙护稻,稻养蛙。“稻蛙共生”是一种立体种养模式,田蛙吃虫,能有效抑制和防治农作物虫害,它们的排泄物又是天然的有机肥,能够提升土壤肥力。“我们不打农药,不撒化肥,无论是蛙还是稻,都是无公害的绿色产品。”管鹏介绍,目前,基地面积67亩,每亩养蛙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种稻产量300公斤左右,每亩收益大概有6万元,净利润2万元以上。
市政府网站
省政府网站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