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将增设露营、野炊项目,让游客体验湖乡风情、品尝除鸵鸟之外的家养禽畜美味和纯天然绿色时蔬。” 3月9日,记者在南县厂窖镇西洲村采访,专业从事鸵鸟养殖的村民卢丰,指着养殖场附近的一片旷地,充满自信地描述新近的计划。
鸵鸟生长快,繁殖力和抗病力强,易饲养,其羽、皮、肉及蛋等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卢丰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依靠鸵鸟养殖走上了致富路,他经营的鸵鸟生态农庄也成了西洲村的一张特色名片。
在鸵鸟养殖基地,数十只大长腿、大眼睛的鸵鸟被圈养在不同的围场里,伸着长长的脖子,东张西望。7年前,生意失败后的卢丰经多方了解考察后,发现鸵鸟市场前景广阔。2015年,他购买了20只鸵鸟苗,开始了鸵鸟养殖之路。“鸵鸟一般一年可以养到200多斤左右,两三年才能下蛋,已受精的蛋可以孵化,未受精的蛋可以食用。”卢丰介绍,不仅鸵鸟的肉和蛋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鸵鸟的羽毛、鸵鸟皮、腿骨等可以回收利用,鸵鸟油还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同时,鸵鸟饲养简单,不挑嘴,以粗饲料为主,再配以简单的草料粉即可。粗饲料以本地的玉米秸秆等为主,原料来源广泛且便宜,成本不高,很适合农民养殖。“养殖鸵鸟的经济效益一般以产蛋、繁殖、卖苗为主。一只鸵鸟一年下60个蛋,按照50%的出壳率,可以孵30只小鸵鸟。一只小鸵鸟能卖到600元,除去饲养成本,一只鸵鸟一年能赚1万多元。”面对记者的采访,卢丰算起了养殖鸵鸟的经济账。目前,卢丰的鸵鸟养殖基地存栏量达到100多只,鸵鸟的孵化饲养技术已经成熟。下一步,他准备逐步扩大规模,争取年底存栏达到200只。
卢丰成功引进养殖鸵鸟后,陆续有人前往他的养殖基地考察、咨询。在当地,已有数户村民加入鸵鸟养殖行列。
市政府网站
省政府网站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