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植做出大产业

——安化县农业生产开春观察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3-02-13 09:15 浏览量:652
字体: 小 大

受疫情影响而“蛰伏”的大小茶企,又迎来新机遇,员工都在忙生产、跑销售;在多花黄精育苗中心,药农精心呵护每一株幼苗;为进一步扩大国外市场,水果企业负责人正为出国洽谈做准备……春回大地暖气生,2月7日,立春刚过,走在安化的县城、乡镇、村庄,记者见到一幕幕乡村产业发展的火热景象。

“这几年,安化举全县之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安化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肖新华介绍,安化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小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聚力打造以“安化黑茶”为核心千亿产业集群,及以“安化黄精”为核心的“安五味·养五藏”中药材公共品牌,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因工作成效明显,2022年,安化荣获省政府真抓实干“优势特色千亿产业”督查激励县。

市场回暖 茶业大县有作为

2月7日,临近中午,位于安化县经济开发区的湖南省高马山农业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黄庆祖正跟员工讨论今年的工作安排。会后,顾不上歇息,他又兴致盎然地和记者聊了起来,“疫情三年,企业过得比较艰辛,但我们挺过来了,相信接下来都是好日子。”

黄庆祖的祖上就制茶,他从小看着父辈做茶,后来自己一步一步学习,从红茶、绿茶到黑茶,从纯手工到专业机械,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制茶本领。在摸爬滚打多年后,他于2013年创立了湖南省高马山农业有限公司。

黄庆祖对原料把控极严,他按照欧盟标准对茶园进行培育管理,带领高马山茶农建立生态标准——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喷洒除草剂,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标准,茶园每年都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多年来,依靠产品质量的不懈追求,对制茶工艺的不断突破,赢得了消费者认可,企业也越做越大。同时,自己也成了中国匠心茶人、行业领军人物之一。

疫情期间,因遭遇生产、销售、物流等难题,企业发展陷入困境。面对这种情况,黄庆祖干脆做起了“磨刀”工作——专注于茶园建设、技术研发和销售渠道建设。由于基础工作做得好,今年一开年,公司就接到了大订单,从正月初八就开始发货,天天忙不赢。黄庆祖笑着说:“安化茶产业的春天又来了。”

安化茶产业的接续发展,离不开茶企的坚守,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帮扶和引导。近年来,安化县大力推进项目建设,高标准完成了黑茶特色小镇、茶乡花海、梅山文化园等项目建设,积极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A A A A级景区。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去年,安化县茶叶提质增效集成技术推广应用获农业农村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另外,安化坚持产业带动模式,通过产品包装、茶器具等关联产业带动近10万人就业。据统计,2022年安化县茶叶加工量9万吨、综合产值达到221亿元,茶产业税收1.5亿元。

特色崛起 黄精产业起气势

“安化是湘中药库,其中最好的当属黄精。”春节的大幕刚刚落下,在江南镇思贤村,新晋“湖南省十佳农民”蒋丰登,就多次来到安化中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观察黄精种苗的长势。

“三年前,安化黄精还鲜为人知,现在却成了产业‘新贵’,很多人加入我们的行列。”在接待了一批从浙江来参观、学习的客户后,蒋丰登向记者介绍,近年来,随着安化黄精产业的快速发展,“十四五”规划扩种面积15万亩,而黄精野生资源消耗殆尽,种苗供应已成为制约安化黄精产业发展的短板。

“品种的保护,是安化黄精产业发展的保障。”蒋丰登认为,要快速推动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保障种苗高品质持续供应。为此,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蒋丰登建成安化多花黄精育苗基地145亩、多花黄精种植示范基地1200亩。基地上现有50余亩的连栋钢架大棚,用来进行多花黄精种子育苗,连栋大棚育苗技术优势明显,可控温、控湿、控草,实现了水肥一体化,能加快萌芽期、缩短成苗时间,提高成苗率,大棚育苗萌芽率95%以上,成苗率90%以上。

近年来,安化县聚力打造安化黄精公共品牌,开发即食黄精、黄精茶、黄精酒、黄精压片糖果、黄精护肤品等产品40余款。同时,重点扶持黄精产业基地建设、初制加工厂建设、公共品牌培育、技术提质升级,并在农机补贴、中药材特色保险等方面给予扶持,进一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安化县共有黄精从业企业(合作社)近300家,其中较大规模种植基地74家,加工企业23家。2022年,安化有黄精等中药材基地23.8万亩,出产各类产品8.5万余吨,实现综合产值32亿元。

水果飘香 柚黄橘绿闯国门

“尝尝我们的黄金贡柚,味道很好的,在国外也很受欢迎。”一见到记者,湖南佳镔碧源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罗艺华,便热情地递上一个外形酷似柠檬的柚子,随后开玩笑地说:“别看它不起眼,这可是我们打开海外市场的拳头产品。”

成立于2006年的湖南佳镔碧源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果种植、销售、出口贸易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企业,年均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目前,公司自有生产基地1000多亩,种植了桃、梨、李、柑橘等优良品种十多个,年可生产水果超500万斤,认证检验检疫出口产品基地8000多亩。柑橘、布朗李系列先后荣获“中国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公司合作社荣获“全国最美绿色食品企业”,并通过了出口水果基地、出口加工厂、食品安全体系、马德里国际商标、“CQC”国际质量体系等资格认证。

近年来,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建有销售窗口十多个,并入驻832农副产品电商平台和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同时对接省内大型超市,产品畅销广东、山西、宁夏、新疆等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华人、华侨引荐方式,公司建立了稳定的海外销售渠道,将优质桃子、柿子、橘子等水果成功打入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市场。至目前,公司出口各类水果4万余吨,出口总计4000万美元,其中2022年出口水果663万美元。罗艺华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年又有迪拜、阿联酋的客户发来合作邀请,近段正准备带领团队出国洽谈合作。

产业兴百业旺,安化县注重发挥优势、做强特色,大力推进“一乡(镇)一特”“一村一品”建设。在推动优势特色千亿产业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做精农业特色产业,成效明显。经过几年实践,如今安化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成效凸显,并带来了“产业一子落,农村全盘活”的可喜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曹灿 李尤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
鍒嗕韩鍒帮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