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新蝶变 发展著华章

——梅城镇高质量发展纪实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10-13 10:05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梅城镇城区全景。

安化县委书记石录明(左二)在梅城镇调研疫情防控和抗旱工作。

二广高速梅城段。

美丽乡村。

梅城文化诗墙。

2021年9月建成使用的梅城镇芙蓉学校。

洢水拖蓝,紫云返照,铜钟滴水,梅岭寒泉。一百多年前,青年毛泽东游学到安化梅城时曾留下对古镇的绝美赞誉。

金秋十月,天蓝地绿,秋风飒爽;沃野平畴,谷穗飘香;交通便捷,南来北往;产业兴旺,商贾云集……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幅优美、清新、幸福的古镇新貌画卷正徐徐展开。

进入新发展阶段,梅城镇踔厉奋发,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抢抓“东接东融”战略机遇,奋力实施县委“一四五”战略,以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游”新梅城为中心,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筹,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要发力点,不断厚植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福祉,努力实现县域副中心建设新突破,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多点发力 乡村振兴写新篇

梅城镇党委、政府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产业强、治理优、环境美、生活富,促进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坚持产业为要理念,在园区产业、农业产业、红色产业上厚植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促园区产业升级。以梅城工业园为依托,持续打造电子信息、智能智造为主的工业产业集群。以现有入园企业为根本,往产业链集群方向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服务文章,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2021年,园区产值突破5亿元,税收103.32万元,同比增加30%。

促农业产业出特色。邀请农业专家助力产业发展,在村级发掘、包装一批有梅城底蕴的特色农产品。鼓励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引入现代农业理念,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利用村级闲散劳动力,在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促文旅产业提格。梅城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孔圣庙、武圣庙、三元塔、燕子桥、扶汉阳墓等一大批古迹至今保存完好。青年毛泽东曾两次到访梅城,进行农村社会调查,传播革命火种。2021年,湖南省第十八届红色文化旅游节在这里顺利启幕。凭借良好资源禀赋,又乘着节会东风,梅城镇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文旅。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安化一中文武庙建筑群、建党100周年068号红旗广场为依托,以毛泽东社会调查史实陈列馆为载体,以点连线带面,逐步形成红色旅游区,串联紫云山、安化一中、联元塔、三元塔、东华山、燕子桥等景点,融入梅山文化、梅山故事,让梅山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响。

平坦干净的村道伸向远方,幅幅彩绘跃然墙上,房前屋后的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白泡潭文化广场绿草茵茵,洢水河静静流淌在侧,村民们或三五成群悠闲散步于石子路上,或两两相对坐在石凳上聊天。“以前总是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我们农村比城里还美!”三里村党总支书记吴宗让说。

三里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总支主导、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由党员带头,乡贤和群众积极参与,共同筹资修路,打造美丽屋场,实现乡村蝶变。这是梅城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着力点,开创共建共享共治新局面的真实写照。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动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在环境整治中“突围”,综合治理农村垃圾,加快推进垃圾分类中转站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各村制定便于实施、易于监管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激励措施,让群众成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主力军。在创设美丽乡村中“发力”,整体推进美丽庭院“六个一”创建,引领群众通过院墙改造、绿篱围合、景观绿化、花草布置、菜园拾掇等方式,打造卫生整洁、摆放有序、栽花植树、布局合理的农家庭院,积极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题。在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中“争先”,全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以示范村为重点,积极引导农户进行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持续提升乡村颜值。

梅城镇现有耕地面积5.4万亩,镇内有种植专业合作社68家、家庭农场50家、农机农技专业合作社5家、种粮大户59户。举全镇之力做好粮食生产这篇大文章,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富民。

科学制定粮食生产方案,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加强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和管护,在龙安村、栗林村新建2个标准化集中育秧基地,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抛荒清零等行动,坚决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在县财政种粮补助基础上,镇财政整合资金,对种植双季稻面积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按175元/亩的标准实行累加补贴。受理农机具补贴184份,受益户数172户184台,涉及补贴资金115.67万元。安排技术力量对30亩以上种粮大户进行“一对一”联系指导服务,强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发展模式,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生产效益。

扩容提质 南拓北展建新城

梅城镇历来是安化县前乡片7个乡镇的经济、文化、医疗、教育中心,是湖南省发展区域经济、开发“东西两廊”的连结带。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梅城镇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城镇可持续发展面临极大考验。

近年来,在安化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梅城人民的接续奋斗下,梅城镇城镇功能逐渐完善、城镇规模逐步扩大、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镇内涵不断提升、城镇管理日益精细,不断朝着“宜居宜业宜商宜游”新梅城昂首阔步。

构建城区“三环两带”道路骨架。绕城公路暨S322梅城段、二广高速梅城段均已全线通车,主动融入“东接东融”发展热潮;东梅公路梅城段顺利通车,打通安化前后乡交通“大动脉”;南桥大道西连S322梅城段,东至G55二广高速,拉通二广高速与东梅公路的“最后一公里”;长吉高速宁梅段前期规划工作紧锣密鼓开展,梅山大道南北延伸线加快推进,交通网络更完善。

全面疏通城区“毛细血管”。望城路、农贸市场、梅新路、晨光路、紫云路主管网全线拉通;增设东正街、北正街、望城北路单行道行驶,投入73.8万元安装电子抓拍系统,新增8套电子警察抓拍违停设备,整合资源设立停车位512个,确保骨干路网“大动脉”畅通,厚植城镇高质量发展底色。

擘画城镇发展格局。依托生态自然资源和良好区位优势,构建“九区一心”规划布局;围绕南桥大道和梅山大道加快南片区开发,着力拉大城镇框架,依托两厢土地,打造“五个一”工程,即建好一个居民广场、一所幼儿园、一个文化服务中心、一个商业综合体、一片高标准住宅区,建设发展新高地。

做优城市经营文章。在旧城区“做减法”,增强管理与经营意识,积极争取国家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农贸市场棚改工作;在新区“做加法”,加强规范与示范引领,有序包装开发两厢土地,启动新车站整体搬迁,协调推进殡葬项目。借湖南省第十八届红色文化旅游节契机,整治高速出口至南桥大道冯家湾入口,沿线设置600米的文化挡墙;整治洢水河镇区段,亮化东门桥、红霞桥、富康桥桥体,南门桥至富康桥河堤以及南宝塔、三元塔;整治梅新街沿线,提质改造梅新路2400米人行道,绿化、亮化梅新街沿线,亮化晨光路沿线,立面整治梅新路、梅山大道等。

内外交通进一步畅联,城镇秩序进一步向好,县域副中心优势地位进一步凸显,梅城镇向新型城镇建设借势借力,带动项目建设,加快文旅融合,推动全域发展。

园区新入驻湖南欧瑞科技、欧赛莱科技等5家企业,芙蓉山茶业药茶精深加工项目基本完成,定点屠宰场项目加快推进;建设青年毛泽东游学社会调查史实陈列馆,打造青年毛泽东游学社会调查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修缮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梅城文武庙古建筑群等。截至目前,青年毛泽东社会调查史实陈列馆和文武庙累计接待游客720个团队近2万人。

如今,沿洢水河望去,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线、鳞次栉比的建筑楼群、平整宽阔的南桥大道……无不展现着县域副中心建设的生机和魅力。

实干笃行 民生福祉上台阶

“民生”二字,落到生活的细微处,即是幸福。

近年来,梅城镇全力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工程,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抓起,持续推动城乡惠民实事。一个个务实的为民举措,把一份份“民生清单”变成了一幅幅“幸福图景”。

公共服务融通共享。完成梅城镇芙蓉学校建设项目、镇中学东华校区改扩建项目、县第二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镇卫生院整体搬迁工程,富集前乡片核心公共资源优势。

金秋时节,芙蓉学校里,书声琅琅。学校于2021年9月建成,全部按45人的标准班额开班,并严格实行划片招生和就近入学,招收学生90%以上为农村户籍,相对贫困家庭学生占30%以上。

芙蓉学校的投入使用,进一步擦亮了梅城教育这块金字招牌,为全县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赋能添彩。

近年来,梅城镇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持续完善教育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千万元完成芙蓉学校校门口路基建设,无偿划拨土地,推进东华中学第三期扩建工程,启明星幼儿园、紫云完小学生食堂如期竣工投入使用,第二中心幼儿园筹建顺利启动,“教师新村”建设有序推进。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每年拿出50万元重奖教育功臣,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致力于落实惠民政策,精准落实困难学生资助,发放助学金与寄学生生活补助金,2022年上学期累计资助2980人,发放资金139.4万元。连续16年牵头组织民营企业家、爱心人士开展“金秋助学”暨民营企业家资孤助学活动,累计资助512名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220万元。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如何健全医疗体系,优化医院布局,方便群众小病、慢病就近就医,这一问题摆在了眼前。梅城镇把优化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推进基层医改的一个窗口,大力支持梅城卫生院、综合医院现代医院、专科医院南雅医院、安化县第二人民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筑牢基层卫生服务基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镇区环境极力改善。出台《梅城镇镇区镇容镇貌管理办法》,全面加强镇区镇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每年投入593万元,由专业垃圾清运公司统一规范化处理,实现镇区垃圾清运规范化、秩序化。持续深化交通秩序、农贸市场、市容环境、市民素质“四大提升行动”,不断巩固“省级卫生乡镇”“市级文明乡镇”创建成果。

民生实事办到心坎上。推进梅城镇洢水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打造“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体系,昔日臭水变成盈盈活水。加快梅城镇农贸市场棚户区改造,提升城市颜值的同时,也切实让民有所居、民有优居。全面推动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坚决堵住风险漏洞,以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旱情,主动出击施良策,通过调水、找水、引水、节水等方式因地制宜保生产、保民生。

休闲场所全民共享。镇沿河街临洢水河修建,总长1.5公里,沿线打造梅城文化诗墙,彰显湖南省诗词之乡的文化底蕴,成为梅城居民的慢行健康步道、魅力梅城风景线。加快完成东华山公园、紫云山公园提质改造等项目,着力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加强社会保障服务。梅城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强基础、优服务、保稳定、树品牌,倾情服务退役军人,先后被评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湖南省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关爱困境儿童、重病重残特困家庭,开展农村低保、特困供养清理整顿工作,定期足额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完成镇文化综合服务站“五室”建设,实现免费开放,修缮、完善村级文化舞台,村级文化广场覆盖率达100%……这些民生福祉的增加,无不提升着梅城幸福指数。

山水为卷,时光作笔。如今,这座有灵气、有历史、有文化的千年古镇迎来了“山乡巨变”——随着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不断开拓,随着县域副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提升,未来将描绘出更多高质量发展的“梅城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宋咏琪 付文涛 刘嘉璐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