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作引领 乡村振兴入画来

——沅江市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9-16 09:25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草尾镇集中育秧工厂。

执法人员利用智慧渔政平台对“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工人制作芦笋罐头。

胭脂湖街道三眼塘村完成美丽庭院“六个一”建设。

▲全省油菜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在沅江举行。

▲ 中联智慧农业基地。

在沅江市草尾镇中联智慧智能农机一站式服务中心,职业农民王磊坐在办公室里“玩”手机。他“派”出的多光谱无人机,只需巡航10余分钟,就能搜集全他所需要苗情墒情等的信息数据,包括田间农作物的防病治虫除草管水等等,随后调用农机,完成当下要干的农活。在中联农科,无人化耕种、智能化生产已是常态。

近年来,沅江市农业农村局着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重心和大局,以发展智慧农业为主题,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狠抓粮食安全生产、重点水域禁捕退捕等重点工作,大力发展芦笋等湖乡特色产业,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沅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努力实现“双稳” 保障粮食安全

近年来,沅江市以发展早稻生产为抓手,抓实抓细、有序有力推进粮食生产。2021年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11.8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43.59万亩,比上年增加5.86万亩,实现粮食生产面积稳中有增、总产基本稳定的“双稳”工作目标。

今年,沅江市充分发挥育插秧专业户、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和育秧能手的主导作用,推动早稻集中育秧。在此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成立早稻集中育秧技术指导组,并从沅江市农业农村局有关站室抽调20名技术员,进驻乡镇和街道负责早稻生产、集中育秧技术,建立技术人员与集中育秧主体“一对一”的服务制度,完成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30万亩,有效解决小散户育秧难题,稳定早稻生产面积41万亩以上。

实施农业优先、农机必先行的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农业机械化。通过引领培育、示范带动,沅江市已发展农机合作社54家、农机20.56万台,总动力114.62万千瓦。同时,出台《关于持续推进六大强农行动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实施方案》,狠抓农机产业链发展,全力打造沅江农产品品牌与特色。引进中联农科、中联农机,分别打造智慧农业数字大米基地、全省首家智能农机形象店,联合湖南阜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培植以社会化服务为方向的现代化育秧工厂。

如今,中联智慧农业沅江示范基地可以通过田间物联网设备对农田小环境进行全方位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对水稻生长、田间管理进行智慧决策和精准作业,依靠现代数字技术,组织引导农户智慧种田,让“小田变大田,低产变高产”,帮助农户降本增效。

在全年粮食生产上,沅江市政府统筹各级提前将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准备到位,充分用好粮食生产奖励资金、稻谷价格补贴资金、早稻集中育秧资金,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形成适合沅江土壤条件、有效增产增收的施肥配方。

同时,针对近年来各种气象灾害和病虫危害频发重发态势,沅江市建立健全救灾补损机制,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和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和纹枯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推动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发展,确保将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2021年全年完成统防统治服务面积100万亩以上。目前,沅江市已成为全国首批统防统治百强县,全市共有16家服务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服务,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85%。

发展特色产业 打造湖湘美味

沅江属洞庭湖腹地,土壤肥沃,食用资源丰富,湖洲上的野芹菜、野藜蒿、芦笋和蓼米被誉为“洞庭四珍”,是地地道道的天然绿色食品。近年来,沅江市紧紧瞄准市场,调整种养结构,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产业园,深入对接“131千亿级产业”工程,打造“湖鲜食品”特色品牌。

坐落在园区的沅江辣妹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地食品行业龙头企业,也是中国食品加工业的领先企业之一。目前,辣妹子销售网络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产品远销美国、印度、马来西亚、韩国等国际市场。今年年产值预计达11.54亿元,上缴税收6000万元。

为推进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沅江规划建设了面积1.1平方公里的湖鲜食品工业园,形成湖鲜食品加工集群。同时,为了夯实食品工业基础,沅江市依托自然资源多措并举,围绕支柱产业调整农业结构,壮大以芦笋、大米、油料、果蔬、水产、畜禽等为重点的原料基地;发展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平台、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农业科技平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引进、应用和推广;统筹推进交通、水利、电力、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与此同时,沅江市出台相关政策,对入驻湖鲜食品工业园的企业,在用地、规费收取、厂房租赁等方面给予扶持。企业的登记注册手续及各种行政审批手续均实行一站式审批,由园区全程代办、协办。

2016年中国食品餐饮博览会上,“沅江芦笋”被评为十大消费者喜爱的品牌,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入选2016湖南十大农业品牌。

芦笋食药兼优,有“洞庭虫草”之美誉。沅江利用45万亩芦笋资源优势,打造芦笋食品产业,在“文化引路、科技先行,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沅江芦笋产业风生水起。短短两年多时间,10多家上规模的芦笋食品加工企业崭露头角。

湖南博大天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芦笋为主要原料生产食品,近几年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山大学专家的指导下,相继开发了芦笋富硒面条系列产品、芦笋膳食纤维面条、芦笋膳食纤维粉固体饮料系列产品、芦笋富硒压片糖果系列产品等。如今,沅江芦笋产业向保健、养生方向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沅江芦笋”品牌越打越响,食品产业越做越强。

据统计,湖鲜食品工业园现有规模食品企业11家,提供就业岗位近2000个,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10亿元。

创建美丽庭院 提升人居环境

行走在沅江市胭脂湖街道三眼塘村,沥青道路宽敞干净,农舍民居错落有致,广袤田野生机勃勃。齐整的篱笆、硬化的过道、碧绿的蔬菜,组成了村民毛艳红屋前的花园式菜园。菜园自己修整,政府统一补助,村里配送篱笆,她直夸美丽庭院“六个一”工程搞得好。

三眼塘村的人居环境转变,是沅江市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据沅江市农业农村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办主任廖炳钧介绍,三眼塘村美丽庭院“六个一”工程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升级版”,其经验在沅江市广泛推广。“六个一”即每户有一个规整的菜园、一个集中圈养畜禽的栏舍、一个堆放生产生活资料的杂屋、一条排放雨水生活用水的排水沟、一个处理厕所粪污的三格式化粪池、一个沤制可腐烂垃圾的密闭式带盖的沤肥凼。“六个一”工程涵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沅江市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升级创新农户庭院“六个一”工程,通过“四级书记”亲自抓,不断完善“市级统筹、县级主导、镇村主抓、农民主体”责任传导机制,全面建立有专门机构、有办公场所、有行动方案、有资金预算、有考评办法的“五有”推动机制,在全市建立了“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共同支持”的多元化投入建设机制。

今年来,沅江市共布局30多个点引领带动,着力消除农村环境卫生的死角死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万余吨,清理村内水塘280余口,清理村内沟渠约705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00多吨。并设置垃圾分类点,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从2018年起,沅江市财政每年投入3600多万元专项资金推行市场化运作,将农村生活垃圾清扫和转运外包给第三方服务企业。全市190个村(社区)、14个集镇、813公里县级及以上公路、1230公里沟渠、8条内河及乡村道路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现全覆盖,全域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第三方服务企业聘用保洁人员769人,为残疾人和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提供工作岗位168个。

沅江市还注重宣传引导,通过召开屋场会、开辟宣传栏、播放“村村响”、发放倡议书与明白卡等多种形式,将美丽庭院“六个一”创建要求传达到每个农户,将创建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和“门前三包”责任制。目前已召开屋场会100余次,印发宣传手册3万多份,群众参与热情高涨。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在九只树村,房屋错落有致,村容整洁清新,一座座美丽庭院扮靓了整个乡村。村民赵海清感慨地说,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是党和政府给我们分享的红利,特别是“六个一”建设,让我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

建设“智慧渔政” 助力禁捕退捕

在南洞庭等水域,每天都有沅江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巡查,有的乘坐快艇在湖里来回穿梭,有的在湖岸边步行查看。“秀美洞庭我的家,禁捕退捕靠大家”“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湖边竖立的一块块宣传牌、警示牌十分醒目。

沅江市地处洞庭之南,接纳湘资沅澧四水,水域100万亩,湖洲湿地86万亩,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全市拥有1个专业渔业捕捞乡、11个专业渔村,是我省禁捕退捕任务重的县市之一。

自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启动以来,沅江市按照中央和省、市统一部署,真抓实干,努力实现“禁得住、退得出、稳得住、能小康”的总体目标,投入2000万元率先启动、全域打造全国首个渔政监控项目、全省首个智慧渔政+秸秆焚烧综合监管平台,不但可以降低执法行政成本,而且突破了雨天和夜间执法难到位的瓶颈,实现了对禁捕水域监控与执法的“全时空、全覆盖、全流程、精准打击”。

在禁捕总网格下设立市、镇、村三级网格,实行“五定”制度,即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并建立协调和联动机制、考核奖惩措施。制作禁捕作战地图,标识禁捕水域和禁钓水域范围、主要水产品集散地、农贸市场、门店,任务到点,责任到人。

同时,将智慧渔政系统纳入河(湖)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责权明确、规模适宜、运行有力、管护有效的网格化禁捕管理体系,统筹做好长江禁捕和长江流域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为坚决打赢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提供坚实保障。

按照“三全一精”管理要求,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沅江智慧渔政系统实现了全天候、全覆盖、全流程、精准识别的高效监管目标:平台运行至今,共查办非法捕捞案5起,查处违规垂钓3000余人次,制止破坏湿地保护设施2起、违规渡运1起;使用平台远程巡查,减少现场巡查频次,降低执法巡查强度;利用智慧渔政指挥平台,实现市-县-镇三级联动,并对执法过程全程记录,确保执法规范;渔政监管成本下降20%以上,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3%。

十年禁渔任重道远,智慧渔政永远在路上。沅江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围绕“建、管、用”三个环节,进一步完善“智慧渔政”平台建设,加快渔政执法办案系统标准模板审核,确保审核通过的标准文书可以及时更新,以便应用于后期执法办案;抓紧搜集更多违法素材,完善算法模型库的训练,辅助算法盒子,不断提高精准识别水平;加强对相关网格化人员的培训和使用,不断扩张“智慧渔政”影响力和震慑力。构建更完美的智能预警、人技融合的精准执法体系,建立有效执法打击和有效监管两者协同配合机制,全面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有力推动长江十年禁渔取得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刘舒婷 李艳 彭益民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