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翼故里多锦绣 乘势而上开山河

——听赫山区泉交河镇奏响乡村振兴强音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9-15 08:56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俯瞰胡林翼故居。

智慧农业第一村,成为赫山区智慧农业标杆。

乡风文明大礼堂里载歌载舞。

秋来“丰”景好。9月9日,记者来到“林翼故里”——赫山区泉交河镇,只见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金黄稻田连成片,葡萄香甜装满框,美丽屋场歌声扬……一首物阜民丰、农业农村农民全面振兴的交响曲正在奏响。

近年来,泉交河镇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要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抢抓全域推进乡村振兴契机,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擘画“林翼故里·醉美乡村”新蓝图。

党建引领 农村面貌新

“希望大家都自发出一份力,共同建好美丽屋场。”今年5月5日,泉交河镇新松树桥村吴家组组长吴尚荣,作为党员组长,带头捐出1万元支持美丽屋场建设。在他的带动下,肖家塘美丽屋场建设工程群众合计自筹资金21万元,义务参与劳动400余工次,屋场建设由政府“输血造”变为群众“自主筹”。

自美丽屋场建设正式推动以来,泉交河镇以打造“有文化、有美感、有乡愁、有业态”的“四有”美丽屋场为目标,按照“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动员群众、有效组织群众”的推进思路,积极探索“党建+美丽屋场”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擎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定“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联户、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将美丽屋场建设与主题党日、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党员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自愿认领“美丽屋场”公共区域日常管理维护任务,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赞,百姓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

作为2016年并村后大家伙票选出来的带头人,新林村村支书刘作文,肩负着带领全村3000多名村民发展致富的重担。“我是村支书,一举一动大家都看着呢,说一万次不如自己做一次。”2017年,刘作文顶住了来自家里和村民的质疑,承包了50亩田开始钻研起稻虾共养。一亩地投放多少虾苗、每天喂多少食物……他从零开始,一点点学习,一点点摸索。2018年,刘作文和养殖户一起,成立了浩浩养殖专业合作社,将村里养殖稻虾的散户集中起来,形成了规模效应,量大了,销路就好找,收益也有了保障。

“遇事党员干部带头上”,是泉交河镇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也是行动自觉。近年来,泉交河镇落实村级“四议两公开”制度,严把党员发展入口,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行党员定岗定责制度。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基础上,凝聚党员力量,团结各方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同时,坚持“缺什么、学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邀请专家学者、致富带头人、镇村干部讲课,让本土人才的专业能力在“林翼课堂”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培训出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

为充分挖掘本土乡贤潜力,支持家乡建设,泉交河镇深入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通过明确乡贤标准,把在各行各业取得一定成绩且愿意回馈家乡的人才纳入乡贤范围。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全面开展乡贤排查摸底工作,建立乡贤数据库。同时建立沟通联络机制,通过邮件寄送、网络联系、电话沟通,定期向乡贤发送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生活等动态信息,凝聚乡贤力量。

产业兴旺 农业作支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泉交河镇始终把“产业富民”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政府引导、产业培育、企业带动”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9月正是瓜果飘香的季节,记者乘车在菱角岔村转了一圈,满眼都是收获的场景。走进益泉阳光玫瑰葡萄采摘园,合作社负责人徐晓辉正忙着抢收葡萄。今年晴好天气多,葡萄甜度高、口感好,产量也有所增加,而且价格也实惠,很受市场欢迎。徐晓辉笑着介绍,经过4年的摸索和技术改进,合作社的阳光玫瑰葡萄产值逐年递增,现在每亩产值已超4万元。“我们的农产品都是采用‘会员+订单式’的方式种植、销售的,能保证客户每天吃到健康的新鲜蔬菜、瓜果,目前主要有长沙和益阳的客户。产销一体的模式,也有利于带动周边农民增收。”湖南园缘原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新辉告诉记者,公司把传统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相结合,目前已种植豆角、丝瓜、西瓜、香瓜等50余种果蔬,还提供鸡、鸭、鱼、猪等新鲜肉类。“我们现在有楚鱼渔业、红遥果业、园缘原农业等小微企业主体数十家,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智慧农业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发展庭院经济,形成产业合力,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创业、家门口致富。”谈到全村产业发展,菱角岔村党总支书记陈楚如信心满满。

在同镇的恩塘村,“陶姑娘”红薯片迎来了产销旺季,家家户户忙着用巧手制作香甜可口的小吃。近年来,在探索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恩塘村逐步形成了“品牌+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由村集体负责打造本土红薯片品牌,并统一生产标准和制作工艺,各生产散户在经过合作社统一培训的基础上,生产的产品经检验合格再统一挂牌销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陶姑娘”已经成为恩塘村一张响亮的农产品名片,2021年,全村累计销售红薯片成品35万斤,创造经济收益超500万元。

作为农业大镇,泉交河镇一直致力于深耕农业沃土。2020年9月建成了“竹泉山智慧农业第一村”项目,通过华为5G技术支持,打造了一个5G智慧农业云平台,将管理、生产、溯源、营销、服务、水肥一体化管控、乡村安防等功能融入该平台,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环境数据化、生产过程可视化、流通环节可溯化,构建5G+智慧农业全生命周期管控,实现了“种地不靠人工,收成不靠天气”。目前该项目14000平方米果棚年产量达12.8万斤,产值约115万元,7700平方米水培棚年产量达19.4万斤,产值约116万元。

为释放农村土地活力,泉交河镇在全市率先推进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工作。目前,五个改革示范村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共计4685份,签订率99.45%。流转总面积23802.175亩,占五村耕地总面积的99.45%。共签订租赁合同58份,租赁土地23120.045亩,土地租赁率达97.13%。今年,新纳入恩塘村、新安山村、泞湖桥村和宫保第村同步开展了土地数字化改革。

如今,泉交河镇“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渠相连”的现代农业布局基本形成;专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田谋士、中亿现代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持续发展;高速智能化育秧大棚,全自动育秧播种流水线,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全套机械设备配置齐全,为全镇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乡风文明 农民唱主角

走进胡林翼村胡家湾美丽屋场,印有“爱国、廉洁、敦睦、律己、勤俭、为学”的六块文化展示栏格外引人注目,内容是对晚清名臣胡林翼一生价值观的高度概括。“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清正廉明的为官代表,胡林翼家风家训曾2次被中纪委官网推荐,我们特地在屋场中融入‘廉政文化’,为屋场塑魂。”胡林翼村党总支书记熊文介绍,今年,在市、区的大力支持下,投资3000多万元对胡林翼故居遗址进行了复建,对外开放后,这里迅速成为了游客参观打卡的热门目的地。包括胡林翼文化在内,烂泥湖精神、农耕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汇聚成了泉交河镇闪亮的文化名片。

弘扬传统文化,推进移风易俗,是泉交河镇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新松树桥村,该镇建起了全镇第一个乡风文明大礼堂,鼓励村民将红白喜事放到大礼堂来办,统一收费标准,限定宴席规模,在简化流程的同时,也避免了攀比浪费。除此以外,新松树桥村还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方法,“道德档案室”“湘妹子能量家园”等一批特色功能室应运而生。如今的新松树桥村,军鼓、农乐、广场舞等文艺队伍让村民的农闲生活不再单调,最美人物评选、家规家训展示活动,也让农民成了真正的“主角”。

尊师重教、崇尚教育,是乡风文明的具体表现和重要支撑。早在2019年,泉交河镇设立起了“林翼奖”基金,用于奖励镇区内取得省、市、区荣誉的优秀教育单位和教师,以及户籍在泉交河镇且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为进一步推动全镇教育事业发展,营造助学兴教的良好社会氛围,2022年,泉交河镇党委、政府支持、鼓励以镇区乡贤主体组建成立了胡林翼奖教助学协会。目前共吸纳协会会员70名,会员自发筹资41万元。4年来,“林翼奖”共为195名高考优秀学子、1名优秀教师、12个优秀教学单位授予表彰奖励,累计发放奖金24.55万元。

在探索基层治理模式方面,泉交河镇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地方实践,组建了镇、村、组三级林翼义务巡防队,同时聚焦基层治理“疏”主线,织密镇、村、行业三级人民调解网,负责调处一般性矛盾纠纷,努力将矛盾稳控在村,化解在萌芽状态。筑牢平安“防火墙”,基层自治效能稳步提升,形成平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2021年该镇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益阳市首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示范乡镇,泉交河司法所获评全国模范司法所,文克明获评全国“平安卫士”。

中流击水,惊涛骇浪仍从容。奋斗者的脚步永不停歇,历史性地抵达,换个角度看就是开创性地进发。泉交河镇将凝聚磅礴力量、激荡发展豪情,勇立潮头、踏浪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曹灿 王顺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