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奋楫 行稳致远

——看资阳区谱写“三农”发展新篇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9-15 08:50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茈湖口镇田美水美。祝乾摄

丰收了,农民喜笑颜开。张伟敏摄

资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冯妩娟(右)和种粮大户交流种粮心得。

渔政执法队员开展巡河行动。

农机专家上门为农户维修器械。

农田里,农业机械大显身手。

9月8日上午,资阳区茈湖口镇政府机关大院内欢声笑语,该区第5场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在这里举行。前来应聘的渔民认真察看“企业岗位用工需求明细”展板上的内容,细心思考自己适合家政、保洁、保安及操作工中的哪一款。尽管退捕渔民普遍年龄偏大、技能单一,但这些经过区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精心挑选的招聘岗位,还是让近40位渔民就业有了着落。“党的惠民政策好,地方政府很用心,上岸渔民有保障!”应聘渔民夏中强开心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资阳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狠抓农业稳产、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奏响了资阳“三农”发展的动听乐章。

扣紧“粮食安全弦” 强力落实稳产保供任务

粮食生产是全区的头等大事。资阳区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制定了《资阳区2022年粮食生产意见》《资阳区2022年早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等文件,按照“四包一”工作机制,将粮食生产面积压实到乡镇、村组、田块。对耕地“非粮化”和耕地抛荒行为零容忍;对出现类似问题的乡镇,绩效考核直接降为三类等级,启动问责;对所有“非粮化”耕地和疑似抛荒点,逐一整改,应种尽种,全面落实双季稻种植。

资阳区强化政策引导,注重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种粮补贴按“谁种粮谁得补贴”“种双季得两季,种一季得一季”的原则实施,集中育秧按每亩秧田手工抛秧补贴1500元、机械抛秧补贴1800元、机插秧补贴3500元的标准执行,补贴范围扩展至水稻优质高产核心示范区、新技术项目推广示范区等,补贴发放权下放到乡镇,大大增强了乡镇抓粮食生产的指挥调控能力,激发了粮食生产工作的活力。

为提高粮食生产的抗病虫害能力,资阳区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应用,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病险水库治理、大型灌区沟渠清淤等,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90%以上。推广绿肥种植、稻田酸性土壤改良、深翻耕等集成技术模式,提升耕地地力0.2个等级以上。推广集中育秧、水稻机插秧、优质品种等,下派农技服务队7支,培训农机操作人员数百人,全面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针对晴热高温天气,通过开渠引水、河湖联通抽水、山塘抽水、打抗旱机井等措施全力抗旱保苗,部分区域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目前,资阳区完成早稻播种面积26.92万亩,产量11.98万吨;完成中晚稻播种面积34.52万亩、旱杂粮播种面积3.3万亩,为全年粮食“双稳”打下坚实基础。

吹起“护农集结号” 坚决维护农民核心利益

“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维护、发展好资阳农民的利益。”这是资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冯妩娟经常对干部职工说的话。他们围绕补短助弱的工作要求,在护农惠农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资阳区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保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全面实行食用农产品溯源和“两证”制度,目前农产品合格证主体53个,例行检测、监督抽查和风险排查1054批次,合格率均为100%,今年已有5家企业9个产品正在申报绿色食品。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群众法律维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检查农资企业和门店进出台账、制度落实、标签二维码、产品质量等,立案20起。

坚持把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作为减少产后损耗、增强错时销售优势、补齐农业生产短板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区38家主体共建设36623立方米冷藏保鲜设施,初步形成以红联市场为核心,9个中心村为示范,辐射带动全区88个行政村的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全区农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得到提升,产后损耗明显降低,加工果蔬和绿茶、中药材及畜禽水产可延长6个月左右,累计帮助农户增收5200万元。

根据国家政策,资阳区有503户渔民退捕上岸,他们的生产生活时时牵动着区委、区政府一班人的心。为真正让渔民实现退得出、禁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该区持续加大上岸渔民安置保障力度。制作退捕渔民“动态管理手册”,每季度进行一次电话访谈,掌握生活现状、就业需求等。农业农村、人社部门协调沟通,组织渔民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发送就业信息20余万条,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5次,3场线上直播招聘会观看人数达65万,互动留言10000多条,达成就业意向1200多人。

擂响“产业奋进鼓” 增强特色农业比较优势

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及乡村产业业态,资阳区编制了《资阳区“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打造茶产业、粮食产业、休闲产业、水产产业、花卉产业五大全产业链,形成“一特两辅多业”的主导产业定位。在科学规划指引下,资阳区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打造“一鱼、一花、一茶、一酒、一米、一药”六大农业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重点布局交通要道沿线,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化进程,已基本形成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品种多样化、质量安全化、销售一体化、服务多元化“六化”生产格局和冬种蔬菜产业带、设施蔬菜产业带、水生蔬菜产业带“三带”产业格局。已完成蔬菜播种13.6万亩,产量30.8万吨,涌现出了益炫农业、沃工农业等数字蔬菜主体,标准化设施基地面积达2600亩,拥有综合空气传感器、智能土壤传感器、智能水肥一体机、全自动大棚卷膜器等信息基础设施。水果种植7.28万亩,产量预计高于去年。现有茶园2.34万亩,今年春茶干茶总产量792吨,实现产值3826万元,同比增长5.98%。中药材种植2.58万亩,青钱柳、枳壳、迷迭香等种植基地发展壮大。

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在不断成长壮大。纯然农业、绿蔬源蔬菜、车前巷黄花梨等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蓬勃发展。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不断升级,重点打造的特色休闲食品品牌达80余个,涵盖肉制品、水产品等4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粤、桂、鄂、川、黔等省市及东南亚地区。特色农产品通过展示展销积攒更多美誉,在“山乡新巨变 共享新洞庭”系列活动、“洞庭粮仓”粮食全产业链成果展上,木槿花饼、云茶谷黄金茶、益蛙稻米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东边湾甜酒、缺牙齿等休闲食品引人注目,洞庭桂花鱼、郑金柠茶油等品牌广受追捧。

产业的飞速发展,鼓起了农民的腰包。2021年,资阳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5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517元,增长9.8%。

按下“生态修复键” 再现绿水青山美丽图景

资阳区地处洞庭湖畔,境内河湖遍布,水产丰富,景色迷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守护一江碧水,是既关乎当前民生、更关乎后世福祉的必修课。

资阳区从生产领域着手防污治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不断巩固农业绿色发展基础。积极推广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今年上半年已完成统防统治服务面积27万亩,推广深水灭蛹23.8万亩,推广抗病虫品种31.5万亩,完成绿色防控面积34.3万亩。扎实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通过加大补贴力度、创建示范样板、优化品种布局、推广轻简栽培技术,全区计划种植绿肥4万亩,预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95.6万亩。认真推进农膜回收,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循环利用”原则,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回收主体,逐渐建立回收利用机制和利益链接机制,逐步完善废旧回收农膜站点台账与管理制度,实现“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资阳区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有序进行,目前已铺设管网近3000米,建成污水处理站3个,有机垃圾处理设备已安装调试。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项目,已在长春镇龙凤港村、迎风桥镇新塘村、张家塞乡合兴村全面铺开,农户粪污微滴灌建设达120家。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公共区域柴草杂物、建筑材料等2000余处,转运垃圾7200吨,清除杂草70万平方米,拆除广告牌、墙体广告126块,清理小广告及横幅720多条,清理沟渠22000米,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为把禁捕政策落到实处,维护区域自然生态恢复和平衡发展,资阳区农业农村部门日常巡查与执法监管、宣传劝导与依法打击工作,各个环节都抓紧抓牢。按照“属地管理、按责分工、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原则,对全区133公里禁捕水域及岸线划分58个网格再一次核验,制作并安装“网格化管理公示牌”。充分发挥反电鱼协会、环保志愿者、护渔志愿者的作用,扩大护渔队伍,形成禁捕合力,规范垂钓、合理垂钓渐成民众共识。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90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100余台次,出动执法船艇400余艘次,水上巡查13000余公里。发现违规垂钓行为1500余起,劝返、劝退垂钓人员700余人次;组织开展禁捕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执法42次,立案查处非法捕捞行为11起,移送司法机关11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李娜 刘亮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