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发展 乡村振兴展画卷

——南县浪拔湖镇陈家岭村的蝶变密码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6-08 09:08 浏览量:776
字体: 小 大

“只有激发村里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支部才能凝聚合力,工作才会有人听、有人跟,有起色、有声色。”谈起驻村工作,南县商务局驻浪拔湖镇陈家岭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梅文波如是说。

自驻村以来,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激发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带动全村群众凝心聚力,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改善,以前的空心村如今蝶变成年轻人回乡创业的热土。

密码一:携手互助强组织

“工作队的到来为村里注入了新力量,梅队长带领我们‘走出去、领回来’,从改善人居环境到修缮基础设施到发展村集体经济,陈家岭村变化真的很大。”陈家岭村党总支书记张卫国说到驻村工作队赞不绝口。

为帮助班子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工作队找准村里存在的问题,细致做好网格化治理工作,协助村两委分片建立问题、整改、责任“三个清单”,解决村里实际问题。工作队帮助培育村级后备干部3名,发展年轻党员4名,吸引11名农民工返乡干事创业。同时以抓实“导师帮带制”为契机,主动与2名新上任的年轻村干部结对子,一对一帮、手把手教,快速提升年轻干部的工作能力。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6次到先进村、帮扶单位观摩学习,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得到提升。

密码二:产业赋能谋振兴

要想真正实现民富村美,就要想方设法壮大集体经济,让人人共享振兴红利。陈家岭村地处洞庭湖平原,土地肥沃,水量充沛,油菜是当地重要经济作物,但由于未经加工的油菜籽价格不稳定,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

为此,工作队同乡镇、村两委干部多次外出取经,联系乡贤,促成浪拔湖粮油产品进驻中南农贸市场。以“村集体+村民入股”的方式建设油脂加工厂,销售利润分红按照村集体经济占51%、入股的村民和党员占49%的比例分配。建成后的油脂厂每年可加工菜籽5万余公斤,菜籽油销至广州、深圳及益阳等地,每年产出菜籽油近2万公斤,全年实现纯收入12万元,还帮助村里9名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我们村的菜籽油质量好,产品供不应求,要感谢工作队带头闯,又积极帮我们联系销售,让我们的收入增加了很多。我们越干越有劲。”村民刘正其将刚收上来的菜籽送到村里的油脂厂,喜笑颜开地说。

与此同时,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探索农产品加工、销售、产销一条龙模式,打造本地大米品牌,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密码三:惠民助农暖人心

“我们村地势高,之前用水很难。现在好了,修好了抗旱渠、灌溉管道,田里灌溉容易多了,再也不怕干旱了。”村民刘爹对村里的变化很是欣慰。陈家岭村在2021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修建灌溉渠道5439米、机耕道3条,有效助力农业机械化,提高耕种效率,逐步提高群众收益。

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是第一步。接下来,工作队同村两委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联系乡贤捐赠,在村里修建了文化广场并配备了健身器材,建起了村民服务中心,完成了亮化和绿化工程;推动“一门式”服务,让村民在村里实现办证、快递收发等;积极与县残联联系,帮助15位符合条件的村民办理(换领)了残疾证,申领了38个手动轮椅和15件辅助器具……一件件实事,让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对工作队的认可度不断攀升。“到广场上跳跳舞、健健身已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感谢工作队为我们修建了广场。”90后村民彭红燕颇有感触地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卢鹏翔 龚婵婵 刘青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