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五坚持五确保”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5-31 09:29 浏览量:1062
字体: 小 大

5月30日,安化县龙塘镇茶乡花海社区,社区辅警王道财巡逻经过D区时,不由得看了一眼自己的房子,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他家原是建档立卡户,住在龙塘镇淘金村海拔600多米的乌云界高山上,2019年搬进茶乡花海社区,夫妻俩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在乌云界上种植100亩黄精,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能够搬进金窝过上幸福生活,这都得益于安化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安化,像王道财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安化县乡村振兴局局长谌纯章说,安化是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市“两点一片”重点县。今年来,全县探索乡村振兴“五坚持五确保”的安化路径,全力以赴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将安化打造成特色产业发展的标志地、乡村振兴的先行地、基层现代化治理的示范地。

坚持立长远、谋发展,确保目标任务路径清晰。安化严格对照“五个振兴”目标,精心谋划未来五年乡村振兴“4353”工作思路,“4”即:对标“成果巩固、有效衔接、政策落实、产业带动”四个维度;“3”即: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三大指标;“5”即:突出“规划引领、品牌打造、乡村建设、党的建设、示范创建”五项重点工作;“3”即:在“发展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工作机制”三个方面抓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夯基础、守底线,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突出重点、综合施策,狠抓有效衔接,开展季度监测摸排与分析研判。健全投入保障制度,整合涉农资金4亿元。紧盯“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3+1’保障、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脱贫人口稳定增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涉贫风险防范”六方面基础性工作。实施“一季度一督查一通报”工作机制,对全县23个乡镇巩固脱贫成果开展全覆盖督查。强化防返贫监测,及时消除风险户52户107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坚持抓机遇、强帮扶,确保乡村振兴动力充足。保持定力,集中精力,牢牢抓住省委宣传部、省文资系统联县帮扶机遇,高质量承办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获得项目资金364万元,物资价值219.5万元。积极推进与省直宣传文化系统签订的合作项目,进一步优化调整,坚持做到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县直部门具体对接、一套专班具体实施,实行“一月一调度、双月一简报”,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坚持规划引领,基本完成286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累计完成7个省级、9个市级美丽乡村创建和89个村3721户美丽庭院“六个一”建设,完成农村改厕46294户。

坚持优平台、引人才,确保服务乡友建设家乡。通过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吸引人才返乡、乡友回乡、资本下乡、产业兴乡。近年来,全县引进乡友投资项目166个,总投资648.97亿元,涵盖茶旅文康、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领域,94个项目已投产,49个项目在建,23个项目正在对接落地。其中,茶乡花海、百花寨艺术高地、金厚生物科技等一批乡友回乡投资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梅山大地开花结果。

坚持创样板、树典型,确保示范创建引领有力。强化示范引领,积极探索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典型。加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力度,着力构建“1+N”的示范创建体系,持续推进茶乡花海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不断擦亮茶乡花海乡村振兴示范区名片。鼓励和支持乡镇以村(社区)为单位,结合示范创建村资源特点、产业基础,突出重点、突出主题、突出特色,从2022年开始,力争每年创建50个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整体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周云峰 吉凤英 邓浩波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