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堤 红色村庄的时代新歌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5-07 08:43 浏览量:793
字体: 小 大

“1924年6月15日晚,夏曦代表湘区执委宣布金家堤党支部成立,湖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自此诞生……”近日,在赫山区八字哨镇金家堤村中共金家堤支部陈列馆,84岁的老党员曾宪斌为参观人员宣讲本土红色故事。

作为一片红色沃土,如今的金家堤村,是省级文明村、市级同心美丽乡村、全国1000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之一……以红色革命文化为精神滋养,以绿色产业发展拓富民之路,金家堤村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航程上破浪前行。

红色薪火传 革命文化滋养精神

以中共金家堤支部陈列馆为主阵地,金家堤村厚植红色底色。“中共金家堤支部陈列馆集党史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建设教育基地为一体,人流量大时每天能有四五百人参观。”陈列馆专职讲解员胡蓉介绍,陈列馆展览面积达460余平方米,赫山党史馆面积达1350余平方米,引入全息投影技术多维度展现了益阳党史和革命发展史,为传承革命精神提供了示范性物质载体。“那时候,欧阳笛渔家中妻儿已断粮几天、生活难以为继,却一分也没有动发展组织的活动经费……”在村党总支副书记刘亮清家的地坪里,一场“农家党史夜课”生动上演,20多名党员、群众及不少孩子听得入神。全村以“屋场会”“农家夜谈”的“接地气”方式开展宣讲,老人、小孩一条板凳、一把蒲扇就能听上半天。2021年,金家堤村组建红色志愿宣讲队,已集中开展宣讲10余次,受到党员群众广泛好评。

红色堡垒强 组织建设坚实稳固

“不图挣钱,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绝不能出现抛荒。”曾四牛是村两委成员,看到村里土地抛荒了不少,他主动经营起村里33亩双季稻田。在他的宣传带动下,许多党员和村民承包了稻田。

建好红色美丽村庄,党建引领是关键。金家堤村从基础党建业务出发,严格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积分管理等工作,党员队伍不断建强。通过村支两委换届,吸纳本村优秀大学毕业生、党员、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进入班子。新两委班子年龄、专业、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党支部“战斗堡垒”更为坚固。

2021年9月,八字哨镇启动以“网格化”管理推进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工作,并在金家堤村先行试点。村两委采取“联户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网格长-总网格长”四级管理模式、“群众点单-平台派单-部门接单”三级服务模式,将全村划分为16个网格,80余名党员志愿者直接联系服务1086户农户,已累计开展疫情摸排管控、春耕生产数据核实、安全生产宣传等“敲门行动”12次,直接在网格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37个。

绿色产业兴 三产融合来势喜人

“5、6月份第一批蔬菜成熟时,游客们就能带着小朋友来采摘蔬菜,既亲近大自然,又丰富了农耕知识。”在村里的卜豆角生态农庄,辣椒、豆角都已播种完成,70余亩蔬菜生机盎然。农庄负责人卜浩林介绍,农庄开发出采摘体验、农耕研学等项目,不仅为农庄带来收益,还为村里的绿色农业观光旅游增了一波“热度”。

通过推进农业、加工、旅游“三产融合”,农庄获得高速发展,年产值可达800万元。作为股东之一,金家堤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每年还能得到一定的分红,实现“双赢”。

村里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绿色农业资源,全面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将中共金家堤支部陈列馆、卜豆角生态农庄、金家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苦竹湖生态园等景点连线,开发出一条集红色教育、田园采摘、农业观光、水乡风情、民宿美食为一体的精品旅游路线,实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2021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340万元。

绿色生态美 风景秀丽乡风文明

在扮靓村容村貌方面,村两委花了不少心思。2020年以来,村里先后投入698万元对村内5260米主要道路进行拓宽、硬化、油化、绿化、亮化,安装路灯100余盏,种植茶花树、红坚木等苗木5000余株,打造120余米党建长廊、蔬菜长廊;完成党史馆附近10余户房屋立面改造、红色视觉设计;维修改造3座便民桥;全力推进厕所改革,修建401处三格无害化化粪池……行走在金家堤村宽阔的大道上,感受着路边的鸟语花香,优美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村里还有公益性公墓,建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移风易俗劝导队等3支队伍,累计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千余份,现在乡风好着呢!”刘亮清介绍。金家堤村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累计组织党员干部、村民群众开展文明实践活动50余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卢鹏翔 蔡漫 刘吉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