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资阳区“十代”服务联合社智能化育秧工厂,2400平方米早稻秧苗长势喜人,自动喷淋机循环向秧苗浇水,只待4月上旬机插机抛。工厂负责人钟育贤告诉记者,这里的秧苗可供2000亩大田,且苗质可靠。据资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3月29日,全区已落实早稻面积26.78万亩,其中早稻已集中育秧秧田面积8652亩,大田翻耕面积13.51万亩,全区早稻生产正紧锣密鼓进行中。
资阳区为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完成,已将26.78万亩早稻生产任务分解到乡镇、村、户、丘块,逐级建立面积台账。并明确全力抓好“六线一路”沿线和示范的粮食生产。在新桥河镇和沙头镇分别创建1个双季稻万亩高产示范片,每个乡镇另外办好2至4个核心面积在300至500亩的双季稻高产示范点。同时,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区按照“谁种粮、谁受益”的原则,整合各类粮食生产补贴资金,对全区早稻补贴200元/亩。为严守红线,确保粮食安全,资阳区成立粮食生产督查小组,加大督查力度,对全区防止“非粮化”耕地、遏制抛荒耕地和控制水稻直播等工作进行严肃督查,做到宜双则双,宜粮则粮,应种尽种。
自春耕生产开展以来,全区开始早稻育秧,相关部门还开展了“一对一”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推动经验生产向科学种田转变。为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全区重点对农资生产企业和经营门店的进出台账、制度落实、标签二维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春耕农资质量安全。据了解,在今年的早稻生产中,生产区集中推广了绿肥种植、稻田酸性土壤改良、深翻耕等集成技术模式,全面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今年的粮食丰收奠定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夏训武 刘亮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