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携手蹚新路 产业兴旺地生金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3-27 09:45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新鲜羊肚菌已经冒尖,7天后可上市。”连日来,天气晴好,食用菌见光即长,3月23日,赫山区衡龙桥镇湘江西村的杨利明拍着小视频,操着一口“白石塘腔”现场配音。手指一点轻松“触网”,不出半日,天南地北的订单纷至沓来,杨利明赶紧叮嘱儿子,算一下产量,叫停部分订单。杨利明走精品蔬菜种植之路,开春就进账不菲。

数字见证着杨利明父子种菜的名气:2021年他的蔬菜基地共做成了1600万元蔬菜生意,发给当地农民的劳务费就近300万元;儿子的公司也卖出了400多万元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杨利明才年过50岁,但大家都称他老杨。2011年,村里引进一家农业企业,计划发展蔬菜种植。老杨办事靠谱,企业负责人拉他一起干。4个多月脚不沾地地忙,企业流转到500多亩地,却出现了经营问题,老杨只好找到5个老伙计,把企业顶了起来。

开局一波三折,结果却十分喜人。先建大棚蔬菜基地,再组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里地势平、水源足,老杨种菜如鱼得水,茄子、辣椒、小白菜等蔬菜长势喜人。种菜、卖菜,这样简单的生意,老杨原以为能一直干下去,好日子却只维持了3年,老杨的蔬菜渐渐不再畅销,粗放经营的蔬菜种植,成了大路货。“必须要转型了。”老杨放下手头的菜地,跑到山东、河南等地,从一些知名生产基地取经。老杨明白,蔬菜闯市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方向。

老杨先请专家进村,对土地作了两次全面“体检”,确定土地没污染。然后,他拿出半辈子的积蓄,对蔬菜基地进行大改造。“玩的都是高科技,基地里新品种、新肥料的应用率达到100%。”他还在基地架上摄像头,建立农产品溯源模式,让顾客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蔬菜的生产情况和种植过程、检测证明。

摊子越铺越大,老杨应付不过来,盯上了在外工作的儿子杨迪。架不住父亲的游说,2017年,24岁的杨迪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农民。小杨有自己的想法,成立公司干起了特色农产品加工。“父亲卖出去的都是新鲜菜,我就跟他搞‘错位发展’。”基地里的蔬菜品质都不赖,但有些产品因为品相不过关,入不了老杨的“法眼”,杨迪借机“捡漏”,二次加工,把这些菜做成干辣椒、卜豆角等农家菜,在多个网购平台开设网店,曾经上不了台面的乡土菜,摇身一变成了热销品。

目前,老杨的蔬菜基地里,每公斤“魔山壹号辣椒”能够卖到近200元,标价每公斤240元的羊肚菌已预订一空。他的精品蔬菜走进了长沙的高端超市,还闯进了广东、香港市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谢辉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