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建在山脚下 竹笋保鲜销路畅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3-23 08:36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3月7日,位于桃江县马迹塘镇的竹缘林科开发公司的员工正忙着从公司冷库里提取竹笋产品装车,准备发往外地和长沙的旗舰店销售。同时,整理和腾出库容,以便迎接即将到来的春笋采收高峰期。这是桃江县大力推动“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将冷冻保鲜设施建到生产基地的一个缩影。

2020年来,桃江县坚持“农有、农用、农享”的原则,大力开展农特产品产业基地冷链保鲜设施建设。全县建成冷库57座,净库容约2万立方米,可储存鲜活农产品40000吨,形成了覆盖全县乡镇的冷藏保鲜设施网络,从源头上加快解决农产品抢季节销售难题,两年来累计帮助笋农增收2.17亿元。

用项目补短板增强产业弹性

桃江县是产笋大县,每年3月开始,是春笋上市期。但笋子生长快、易老化,放24小时就会有60%的笋体木质化。不耐储存难保鲜,是桃江竹笋难以商品化、产业化的瓶颈。

2020年4月,农业农村部正式启动“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桃江县抓住了这个大好政策机遇。”分管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工作的桃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曾卫红告诉记者。

位于灰山港镇的裕林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小军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家庭农场从事竹笋加工,经过6年发展,如今拥有一家合作社和800多亩竹笋两用林基地。

2020年,公司收购当地鲜笋,加工出产了近3万公斤干笋。年底,利用项目合作社建了面积100立方米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使干笋的仓储成本大大降低,产品质量迅速提升。

“建这个农产品仓储冷链保鲜库,真正解决了我们合作社原来干笋自然储存时经常发生的霉变和自然碳化等难题,降低了长期租用外地冷库产生的仓储成本和运费,使合作社的成品和半成品不再受天气影响而变质。”陈小军内心充满了感激。“像竹笋这样保鲜要求高的特色产业,没有冷库规模还真上不去。”曾卫红介绍,截至目前,桃江县已有高稳产毛竹笋用林基地30万亩,笋竹企业300余家,2021年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正在桃江不断演绎。

以保鲜为支撑提升生产容量

马迹塘镇是桃江县竹笋的主产区,在春笋收获季节,上山挖笋是当地农民的一条“财路”。2018年前后,马迹塘镇的村民们经常能从竹山上挖下来200多万公斤春笋,但镇区企业每天的初加工能力不到175万公斤,由于冷库建设跟不上,“多出来”的春笋就没有企业收购了,村民们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春笋长成了竹子。

2021年春笋采收季,地处马迹塘镇的桃江县世林竹笋生产合作社投资335万元建了机械冷库,库容达4500吨,县农业农村局用冷链设施建设项目补贴了30%。当时,“春笋敞开收购,有好多要好多”的消息迅速传开。一时间,马迹塘镇的村民纷纷上山“挖宝”。3月中旬到4月中旬那段时间,当地村民一天就能上山挖到一两百公斤春笋,按3元/公斤的收购价计算,每天的收入就能达到600元左右。

随着仓储保鲜“瓶颈”的逐步突破,马迹塘镇的竹笋产业也同步进入了春天。全镇竹笋精加工企业发展到5个,半成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4个,有笋榨326个,精加工生产线10条,年加工能力2500万公斤剥壳笋。2021年春笋开秤收购后,马迹塘镇在竹笋收购及初加工岗位安排近800人就业,日均工资达200元每人。家住大山深处益阳仑村的困难户刘满余,自有笋竹基地30亩,2021年向本村亿阳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送鲜笋5500公斤,收入12000元。已脱贫出列的刘满余,真正过上了“满满有余”的生活。据了解,2021年马迹塘镇惊石农业、竹缘林科、民食、亿阳仑等34家竹笋加工厂收购肉笋突破3000万公斤,按2.2元每公斤的均价来算,就为当地笋农带来6600万元的收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卢静 袁静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