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社区 “党建引领+五助” 为困难人群谋幸福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2-23 09:40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政府真好,帮了我好多忙,最近还把无障碍设施装好了,为服务到家点赞!”2月22日,赫山区会龙山街道红星社区残疾居民赵健明,不断点赞社区救助工作。今年61岁的赵健明与80多岁的母亲住在一起,一个行动不便、一个年事已高,生活中常常碰到难题。

红星社区救助站在了解他们实际困难后,立即提供了系列针对性帮扶——落实临时救助政策,送去现金、物资;由社区救助站定点合作单位,益阳萤火虫社工服务中心派社工上门帮忙做护理、做家务;联系市移动公司,由公司聘请专人进行坡化改造,方便进出;号召党员居民带头,帮忙安装洗手间扶手……这些帮扶举措让困扰赵健明的出行难、如厕难、护理难等问题,都得到了很好解决。

去年7月,红星社区救助站成立起,即以“党建引领+五助”模式,助力社会救助工作开展。通过“党建+村社定点助”建立村(社区)级社会救助服务站(点),设置村(社区)级社会救助协理员岗位。每村(社区)培养至少两名社会救助政策“明白人”,对辖区内党员、志愿者开展增能培训,使其在日常走访中,能够进行救助线索摸排、救助政策宣讲,做到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及时响应救助诉求。社区将“党建+吹哨精准助”与“基层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致力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慈善捐赠、志愿服务、实体领办等力量聚合,营造社会广泛参与的救助氛围。还运用“党建+部门联动助”,联系职能部门送服务下乡进村(社区),对所在地困难家庭救助需求进行摸排梳理,分层次和需要列出困难群众救助需求清单,并整合民政与住建、医保、教育等部门的惠民政策。

另外,通过“党建+党员包保助”制度,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范围。在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中实行党员干部包村包组,责任到村到人。要求党员包联到户、包保到岗、定向引导指导,逐步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包联责任机制。群众互帮互助也是重要的社会救助方式,红星社区利用“党建+群众互相助”制度,结合社区治理,整合社会救助资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邻里守望相助的救助理念。

半年来,红星社区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宗旨,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及时的原则,开展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同时,积极摸底掌握辖区居民生活状况,充分发挥志愿者、党员、社工、网格员等社会力量,开展“一门受理、协调办理”帮扶措施,为社区201名60岁以上的老党员,191名退役军人,263户、345名城镇低保人员,54名残疾居民等重点对象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居民一致好评。至目前,红星社区社会救助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次,走访特困群众263户,特困群众建档32户,节假日慰问4次,办理、协办各类事项76次,共惠及特困群众157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曹灿 杨珍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