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四,俗称“小年”。相传这一天作为“天上耳目臣,人间烟火主”的灶王爷要回天庭述职,叫辞灶。是晚,家庭主妇们要在锅灶周围点烛祭灶,为其“送行”。在湖区南县,还有着这样一个风俗,“小年”的午后要到自家墓地去给逝去的亲人“送亮”——给先人驱散寂寞与黑暗,送给回家的光亮。
吃罢午饭,已退休三年的南县市民李女士和丈夫一道,带着不到三岁的小孙子,驱车前往自己的老家华阁镇莲湖村,和从益阳赶来的弟弟妹妹会合,给过世并葬在家乡的父亲“送亮”。虽然天下着小雨,但一路上返乡祭祀的车辆络绎不绝。
雨中的莲湖村被一层层薄雾笼罩着,显得肃穆而又静谧。“怎么没有听到鞭炮声?村里的人都还没回来吗?”和往年热热闹闹、鞭炮轰鸣的祭祀场景相比,今年的小年“送亮”显得特别安静,在乡村超市购买祭祀用品时,李女士好奇地问着超市老板。老板乐呵呵地告诉她:“这几年,政府倡导文明绿色祭扫,禁止燃放烟花鞭炮。刚开始村里人都觉得不热闹了,现在坚持下来,慢慢也就习惯了,祭拜逝者用更健康、文明的方式何乐不为呢。我今年店里就一挂鞭炮都没有进!”
怀着虔诚的心来到亲人的坟墓前,李女士的弟弟拿着一把毛镰刀,先把坟头上的荒草割干净,然后默默点上蜡烛,在坟前叩头。李女士和妹妹及家人们烧起纸钱,点上香跪拜,嘴上念叨着祈福话语和新年心愿,告佑给自己的父亲。之后,李女士叫小辈拿来扫帚撮箕,把燃尽的纸钱扫净,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带着希冀继续上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大益阳客户端作者:李伟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