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势勃发正当时

——安化县生猪产业发展综述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1-10-29 08:49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近年来,安化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为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加快畜牧产业发展,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密切结合当地实际,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坚持以“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保供给、特色生猪生产提品质”的思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依托技术创新和强化管理,以发展生态养殖、开展疫病防控、做优特色品牌等为主要措施,全县生猪养殖在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和特色化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发展。

截至9月,安化县生猪存栏72.07万头,出栏生猪88.4万头,全县生猪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稳”  字为先 高位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猪粮安天下。

安化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菜篮子”工程首要任务,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该县成立了生猪全产业链培育领导小组,县财政、发改、农业农村、畜牧、环保、自然资源、林业等13个部门协同发力,定期和不定期对正邦、扬翔、龙晟等大型规模猪场建设项目进行调度,协调解决用地、环评等具体问题,推进项目建设。该县还按照“年出栏300万头”的工作目标,先后出台《安化县畜禽养殖区域划定方案》等系列文件,制定《安化县畜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和《安化县优质湘猪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为实现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科学谋篇布局。

安化县还先后安排禁养区异地新建标准化养殖场奖补财政资金356万元,大型养殖场新增产能奖补资金350万元,动物防疫条件建设奖补488万元,扶持特色生猪产业发展资金150万元,安排动物疫病防控资金182万元。争取上级生猪产业发展资金600万元。积极推广生猪保险,全县投保育肥猪28.5万头,能繁母猪3.8万头,累计赔付金额38万元。成立县级专家技术指导组,对全县养殖场(户)开展动物防疫和养殖污染技术指导。建立县级联络员制度,对年出栏1万头以上新建规模养殖场,指派专人为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各项扶持政策落地落实,养殖户信心大大增强,生猪产业加快发展。

此外,通过用活用好考核“指挥棒”,将生猪稳产保供纳入乡镇、部门绩效考核范围,全面压实各单位生猪稳产保供主体责任,力促生猪产能加速恢复。全县上下形成了共同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防”字当头 全力护航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在安化,传统落后养殖方式正在被淘汰,规范化养殖模式已成为生猪产业主导。其中,湖南辉华牧业有限公司就是安化生猪产业现代化养殖的典型代表之一。公司位于安化县东坪镇,是一家智慧型、智能型生猪养殖企业,公司以创建净化场、无疫小区为工作抓手,有效推进净化控制,在实现动物疫病净化、防控工作提升的同时,还加强了生猪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等环节洗消体系建设,大大提升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走进公司大厅,企业负责人龙灿辉正通过大屏查看各个种猪场的实时情况,配怀舍、产房、集中料塔区域、公猪站、出猪舍等区域画面清晰明了,方便工作人员掌握种猪场的各项情况,并根据生物安全防控的需要及时展开调度。“我们在每个厂都装了全天24小时的监控系统,除了生产一线人员能进入猪场,其他人只能通过外围的监控系统查看。”龙灿辉说,这套系统不仅可以了解猪场的生产及生猪健康情况,还能及时有效展开调度,从根本上实现生物安全防控。“此外,我们还以创建无非洲猪瘟小区为抓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基础上,也对防控其他传染性疾病起到积极作用,很大程度减少了疫苗、抗生素等的使用。”龙灿辉说。

近年来,安化严格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坚决筑牢“内防疫病扩散、外防疫病输入”防线,制定全县排查、消毒、免疫注射和监测方案,通过加强监管,设立举报奖励办法,成立应急处置队,全面防控动物疫病疫情。在内防疫病扩散方面,今年共免疫注射猪口蹄疫48.7万头次,累计采集检测非洲猪瘟环境、粪便、口鼻、血液样3000多份,检疫生猪248446头。在外防疫病输入方面,共印发警示通告、防控指南4000余份,查处违法调运生猪行为7起。设立有奖举报制度,各地养殖协会自发建立群防群控机制,实现互通有无、密切配合、信息共享,形成层层把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转” 字入手 着力推动生猪产业绿色发展

秋高气爽,万物丰收。在安化县桃仙村,一个高楼式的生猪养殖场项目已落地建成。“这个项目占地面积共286.51亩,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已引进种猪11000头。二期工程已在龙塘乡和睦村选定了400余亩土地作为后期育肥场,目前正在开展土地流转工作,设计年产育肥生猪20万头。”扬翔龙晟智能化楼宇式生猪养殖工厂项目负责人胡猛介绍,该项目是安化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是湖南省龙晟牧业有限公司与广西扬翔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的现代化母猪繁育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采用的是全现场一体化楼房养殖模式,前期一定量的猪进到楼房养殖后,后期基本不再进猪,在楼里自繁自养,杜绝外部接触,提高了对疫病的抗病率。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先进、全省一流,单体养殖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楼宇式)母猪繁育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对有效保障我市生猪供应,极大缓解安化以及周边肉制品供应紧张局面和增加农民的收入、巩固脱贫成效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楼房里,每一只猪都是乘坐电梯上下进出,楼房不但分有育肥舍、保育舍、哺乳舍、怀孕舍、后备舍,还配套生活区、附属设施、治污区、无害化处理区等,养殖设备也设置有自动饲喂系统、风机、热交换等,自动化、数据化、楼房化……科学的养猪模式已经颠覆了人们对养猪的传统认知。

在这里,养猪场不再臭烘烘、脏兮兮,猪舍安逸讲究,每只猪都可以边听音乐边吃饲料。同时,每个猪舍适宜养多少头猪、温湿度多少、每天饲料投放量等都可以用大数据进行精确计算,猪仔们由此开启健康、精致的“猪”生活。像这样“精致”的生猪养殖厂房,扬翔龙晟在周边乡镇规划了60个,饲养量均在2000头以上,预计年出栏肥猪30万头。

这个生猪养殖场项目仅是全县生猪产业向好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虽然猪肉价格一路下跌,但熟食土猪、藏香猪价格依然坚挺,未受波及。为积极应对非洲猪瘟和猪生产周期影响,安化县大力发展生猪特色养殖产业,制定《安化县扶持特色生猪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重点支持优质高端特色生猪养殖。将梅山一品、乌云界藏香猪等熟食土猪、藏香猪生产企业纳入特色生猪生产奖补支持范围,培育了一批养殖大户。目前,安化已有熟食土猪养殖户4.9万户,饲养量达24万多头。其中,藏香猪养殖基地有15个,主要分布在冷市、田庄、滔溪等乡镇,2020年产值已达1亿元。2021年扩大养殖规模后,上半年全县藏香猪年产值已突破6000万元,成为带领当地村民致富的特色产业。

在生猪和特色生猪产业的带动下,安化加快推动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先后与辣得叫、食掌柜、新长福等餐饮连锁企业合作。“安化腊肉”地理标志品牌创建已向国家申报,预计全县腊肉产量年内可达3000吨以上,产值可达4亿元。

字为要 摸清家底夯实生猪产业发展基础

安化县严格按照省市既定部署,制定普查方案,全面推进普查工作。7月份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各乡镇普查工作全面铺开。线上,组建工作微信群,县级专家远程指导普查工作,及时解答难题,识别资源品种,提高普查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线下,安化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领导班子带领专家,对全县23个乡镇划分片区开展普查技术指导,确保全县畜禽种质资源应查尽查、应普尽普,为全面摸清家底,找准自身产业优势打下良好基础。

为提高生猪生产统计监测工作水平,真实、准确、全面掌握全县生猪养殖和生产情况,助推生猪产业做大做强。安化畜牧部门、统计部门主要负责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专人负责,做到生猪生产统计工作有人管、专人抓、按时报。同时,积极向上对接联系,先后7次到省市主管部门、省市国家统计局调查队汇报安化生猪产业发展成效,先后4次邀请省、市国家统计局调查队来安实地调研生猪产业发展等相关情况。

安化县还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生猪生产统计工作的通知》,对生猪生产统计进行强化部署。采取领导包片负责,分成三个组下沉到乡到村、到场到户,督促指导乡镇统计员、特聘动物防疫员加强对养殖场(户)统计调查数据和直联直报系统采集工作的指导,做到应统尽统、应报尽报,确保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切实提高生猪统计数据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大益阳客户端作者:冷涛 李虓堃 黄超 王志军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