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东国团队集体研讨项目。王子昕摄
3月28日,记者走进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探访了一群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故事。在乡村振兴与数字经济的时代机遇下,这些青年学子针对传统黑茶产业的生产与销售痛点,自主研发了数智化服务平台。通过智能推荐、数字化营销等技术创新,他们成功搭建起连接茶农、茶企与消费者的“云上茶桥”,为我市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在学校的创业实训中心,“黑土沃金—数智化服务助力黑茶产业乡村振兴发展”项目的团队成员热烈地讨论着,尚显稚嫩的声音里显现出满满的信心和拼劲。“我大二参加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时发现,益阳黑茶虽品质优良,却因营销模式单一难以打开年轻市场。”2023级软件技术二班的石东国是该项目负责人,同时也是湖南橙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学校创新创业联合会副会长。目前,他带领团队开发的“黑茶数智化服务平台”已为12家本地茶企打开年轻消费市场,带动不少茶农增收。
零经验确实是大学生创业最难跨过的坎。石东国团队多次前往安化的茶园、茶企实地调研,与茶农、行业专家深入交流,学习了解黑茶的生产周期、产品特性、市场规律等相关知识,从而进一步优化平台服务。学校为他们搭建了“三重阶梯”:校企合作中心提供驻点研发场地,计算机系导师指导重构技术路线,学院教授帮助设计商业模式。连续3个月,石东国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实训室争分夺秒地研讨方案、攻克技术难点,最终打造出了一套低成本高精度方案,适配不同的用户需求。“我们尽量简化茶农端的使用流程,让他们用手机就能操作。同时,为茶企提供数据分析工具,并为消费者提供茶叶溯源信息,让他们买得更放心。”石东国介绍。
学校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新创业提供了优渥的土壤。石东国对此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学校就像我们团队的‘技术中台’——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物理空间,双创导师群构建知识图谱,校企合作资源持续输送产业数据流。”他说,首版商业计划书被导师批注了178处修改意见,路演前创业学院老师陪练到凌晨。正是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培育模式,让他们在创业路上充满底气。“理论为纲,实践为目”是石东国坚持贯彻的理念。在掌握网络与数据分析等核心课程的同时,他利用课余时间推进项目,带领团队积极参加国省市级竞赛,促成校企合作,积累经验和项目资金。石东国团队曾多次在竞赛中斩获殊荣,并成功申报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
目前,石东国团队正计划开发VR虚拟仿真和“黑茶DIY实验室”功能,让年轻人从喝茶到“玩茶”,推动益阳从“产茶之乡”升级为“茶文化IP之城”。他们,正以科技和青春的温度唤醒黑茶,让茶香飘到更远的地方。
市政府网站
省政府网站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